“陳先生,我們愿意。”
陳元看得出,只有這幾人才是真心實意。
此時陳元還不知,平陽縣家中發生的事情,這為后面埋下伏筆,他們這些人,受了陳元如此大恩情,后面回平陽縣為陳元看家護院,自是無比忠心。
這些自是后話。
但是眼下誤會尚在,即便有人心甘情愿,但是還是難以違背眾意。
馮勇父親為首這些人,他們并不答應,一致堅持,就算湊錢也要還陳元人情,要請陳元到本地最好的酒樓吃一頓,并放下豪言,讓陳元吃最貴的大餐。
陳元對此笑而不語。
他深知,他們這是堅守最后的尊嚴。
陳元這時已想好。
他從青云賭坊贏了的錢,應該夠請大家吃一頓了,但是這些事情,眼下不能讓他們知曉,并希望他們將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正如陳元所料。
這件事情傳遍京城不說,正給盧建成等人有了參奏陳元的理由。
“陛下,陳元雖救人有功,但是其救人后,過度索要,并非善舉。”
禮部的尚星河隨后站出。
“陛下,我認為盧大人所言極是,這個風氣絕不能開,若我大乾之人,皆效仿陳元舉動,豈不亂套,陳元此舉與我大乾宣傳的理念不符。”
尚星河這話說得一點不假。
他身為禮部官員,代表朝廷教化萬民,每每都告訴大乾子民,要助人為樂,不求回報,以揚清風正氣。
這本來沒什么不妥,但是陳元的觀點亦沒有錯。
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
只一味要求付出,而沒有任何回報的事,又有幾人會真心實意。
關于這一點,其實正統儒家也是這樣認為。
知恩未必不圖報,做好事就應該得到獎勵,這本身亦是圣人觀點。
但是一些酸腐迂儒,出于某種目的,只執行對他們有利一面。
陳元這番不惜自污,就是為了達到他的預期效果,借此事為契機,建立獎勵機制。
沒有獎勵,哪有動力。
一味只有道德約束,并不可取。
顧云奇這時坐在殿上,他此時已知曉陳元計劃,這時發揮自身特長,開始和稀泥。
顧云奇本身年幼,又加之能力限制,讓他執行鐵腕政策,他拿不出強硬姿態,但是于一些事情采取和稀泥的行為,他還是可以的。
“兩位愛卿言之有理。”
“但是陳元解救眾人,亦是立了大功。所以此事,可算做陳元功過相抵,還請勿就此事多言。”
兩人自是不甘心,盧建成一直駐外,難得回京一趟,這次他專程回來,就是為了斗倒陳元,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陳元的一些理念,被付諸實現。
不管是外交方面,還是眼下陳元一些行為,盧建成堅持覺得陳元不靠譜,有這樣的在公主和新帝面前出謀劃策,大乾危矣。
此時。
盧建成已私下與鄭云山取得聯系,并言說厲害。
從此以往,就怕鄭云山這個太師,都要受到威脅,有些事顯而易見,顧云奇已奉陳元為先生。
盧建成都看出的事情,鄭云山又豈會看不出。
他與齊山河尚在密月期時,聯手制定捧殺計劃,就是想著有朝一日陳元達到一定高度后,讓其轟然跌下神壇。
鄭云山權衡再三,陳元又做出如此舉動,他認為時機到了。
不但時機已到,更有盧建成主動與其建立聯系,這對鄭云山有百利而無一害。
鄭云山當即與盧建成結成新的同盟。
他眼見顧云奇對此事輕描淡寫,想要蒙混過關,自知此事超出盧建成和尚星河能力范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