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山當即站出身形。
“陛下,且慢下結論。”
“陳元所為,其風氣不殺,大乾危矣。”
鄭云山這話說得夠重。
顧云奇這是面色微沉,露出些許不爽,算是他的正常反應。
身為帝王,他還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
雖說顧云奇也學過一些帝王之道,但是這些皇家隱學,更多的只是理論,真正如何成長,還靠自身悟性。
顧云奇并無這樣的機會。
只因此時的大乾,不會給他試錯機會,背地許多事情,皆是顧清音在操持,他只要扮好自己角色并保證不犯錯就行。
和先帝在世一樣,大乾想要正常運轉,必須保證每一步都不能犯大錯,而一些能接受的小錯誤,可以在合理范圍微調。
與任何王朝一樣,想要銳意改革,代價巨大。
成功與失敗的機會同等。
顧清音這時心思微沉,她雖知陳元計劃,但是此時還是有些擔心。
念頭微動間,顧清音開口。
“太師,為何這樣說,事情真如此嚴重?”
鄭云山侃侃而答。
“老臣絕非危言聳聽。”
“試想,若人人皆求回報,我大乾子民皆效仿之,上至朝堂下至民間,風氣會當如何,陛下與公主請自思。”
鄭云山這話的份量,同樣很重。
耿進和曹喜兩人,這時暗中交換眼色,面對此景竟不知何去何從。
偏偏此時,齊山河保持沉默態度,兩人更加奇怪,按理來說這種時候,齊山河不更該站出說兩句才是。
“齊山河這次葫蘆里面,賣得什么藥。”
“為何一心想要斗倒陳元的他,這時選擇沉默,看來我二人,此時不宜站出多言,只靜觀其變就好。”
二人并不認為,這時是站出開口的時機。
就在這時。
齊山河站出身形。
“陛下,我認為鄭大人的話嚴重了。”
“陳元其人能力固然是有,且此番建有奇功,然鄭大人言說,其小小舉動就可影響大乾風氣,絕對危言聳聽。”
此話一出,百官愕然。
現在朝堂上下,誰人不知哪個不曉,齊山河與陳元不對付,兩人矛盾幾近不可調和,偏偏此時齊山河站在陳元一邊。
無人知道齊山河,此時心中打得何樣算盤。
耿進與曹喜二人,更是心中犯了合計。
并暗自慶幸,沒有站出多言,這一舉動無比正確,事情走向越發不明朗。
顧云奇這時順水推舟。
“齊相也這樣認為?”
“朕亦是如此觀點,陳先生的舉動,不至像我老師鄭大人說得這般嚴重。”
說完,顧云奇看向鄭云山。
“老師,朕覺得這次齊相說得沒錯。”
從始自終,顧云奇對鄭云山都表露該有的尊重,雖然他早知鄭云山不肯久居人下,他并無真正能力震懾此人。
這次他選擇隱忍。
這也是顧云奇這段時間,從顧清音身上學到的,身為帝王有時候,要忍常人所不能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