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這時終于明白,顧清音想表達什么。
很顯然。
顧清音這時,對陳元情感加深,內心竟不自主地有了妒意。
陳元未強求。
“好,那我另找他人。”
顧清音這時急道。
“你怎么還不明白,我擔心你一人前去,會很危險。”
陳元聽后笑道。
“哈哈,那這件事情就難辦了。我點名的人阿姐又不同意。”
顧清音聽完陳元的表達,不由鳳眉微蹙。
“我要怎么說你才明白。”
“我看不如這樣,與其由你出使瓦慎爾答部,不如由我和陛下提出邀請,由他們派出使者過來,并借機揚我國威,你意如何?”
陳元想了想,點頭同意。
顧清音雖有別的想法,但是她提出由瓦慎爾答派使者前來商議,不失一個辦法。
而且現在的形勢來說,是瓦慎爾答急需大乾的低價糧食度過難關。
北方各部雖說民風彪悍,但是大乾百多年前的威名尚在,他們但有一分之路,也會想著以和平的方式謀求發展,不會輕易南下侵略。
陳元正想同意。
但是又一轉念,還是覺得此事由他出使效果更好,而他做這一決定,全因顧清音一句揚大乾國威。
陳元這時提出。
“阿姐,我想我有合適人選了。”
他向顧清音提出,這次出使瓦慎爾答,只要帶上官云飛即可。
上官云飛不只是武人,更是將門之后。
那個曾打出大乾威名的上官烈,正是上官云飛的先祖。
今番。
陳元欲帶上官云飛出使北方,再揚國威。
顧清音聽罷,思忖再三,同意陳元請求。
……
大乾,北部。
陳元和上官云飛一行,這日到達北部重鎮永安州。
過了永安州便是瓦慎爾答部。
此時。
永安州的人正在地方官的帶領下,開展自救。
這里是大乾的最北邊境,又與瓦慎爾答相交,其民風更接近那邊,反與大乾本土有些不同。
永安州這個地方,乃是了北方部落一個窗口。
陳元決定先在永安州落腳。
同時。
他對一件事情好奇,為何朝廷的一些政策無法惠及這里。
“朝廷的賑災糧款,沒有撥下來嗎?”
陳元和上官云飛向當地百姓打聽。
“兩位公子,聽口音是外地的吧。”
“你們說朝廷的賑災糧款,呵呵,我們雖相信朝廷有這份心思,但是能不能到我們手中,那就不知道了。”
陳元忙問怎么回事。
一經打聽,陳元觸目驚心,他不會想到還有此等事情。
說起事情的根源,還要從百多年前講起。
彼時上官烈打出威名。
并請示朝廷,在此設立州縣,取名永安,同時將此地設為軍事重鎮,一切皆以軍事布置為主。
甚至一度這里不納錢糧,只要他們能替大乾守好北方門戶,朝廷情愿出錢,將這里的人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