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那時的永安州,全民皆兵。
朝廷也格外重視這里。
但是天下承平太久過后,又隨著儒生當道,一切都變了,這里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反正永安州也不向朝廷納糧,那么朝廷沒義務再養他們,任憑永安州自給自足。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沒了朝廷撥調錢糧,想要養活自己,原本的兵士,只能放下手中刀槍,從事生產活動。
話雖如此。
但是朝廷方面,也未說完全不管這里,遇有大事之時,倒也有過賑濟之舉。
只是因為永安州此時,已被視為后娘養的,并且一個不納錢糧,讓其他地方,乃到京中官員,皆認為他們是吃白食。
每遇朝廷有什么惠澤之舉,皆被其他周邊地方給中間截留,偶有到手,也不過別人吃肉過后剩下的一點點湯汁罷了。
如今。
除南邊的東平郡等地,舉國大旱,這種時候永安州周邊的府縣,自己都吃不飽,自要瘋狂截留瓜分屬于永安州的這部分。
這次永安州方面,可以說連湯汁都撈不到,慶幸的是,這里一直自給自足慣了,如今遇到天災,他們自然要開展自救工作。
他們根本不指望朝廷了。
若不是現任地方官,長孫立壓著,永安州早都自立門戶。
長孫立不便壓下事端,而且還將此事瞞著瓦慎爾答部,讓他們不知實情。
他深知,北方各部知道真相,早晚都要經此南下,他更知戰事一起,倒霉的還是百姓。
長孫立是難得一見的好官。
陳元一番了解情況,對此很是無語。
“這也難怪先帝立志打擊儒生當道。”
陳元心中一邊感慨,決定暫時留下來,因為此事不解決,他出使瓦慎爾答可說毫無意義,甚至反會給大乾帶來災難。
現在北方各部,同樣遇到災情,自顧不瑕,這要是真按陳元計劃得以成形,他們把戰馬喂飽以后,后果可想而知。
長孫立就算想壓事情,不讓北方各部知道,就真可以瞞得住?
陳元對此,是持懷疑態度。
他暗自慶幸,這次帶上官云飛來算是帶對了。
上官云飛本身有一定軍事素養和才華,同時又是上官烈后人。
“云飛,現在想解決此事,就要看你祖上的威名,還管不用了。”
陳元打算高調地將此事宣布出去。
明告訴北方各部。
將軍虎子。
前有上官烈威震北方,今番有其后人,代表大乾出使。
……
這日陳元找到長孫立。
見面以后,陳元對他下了保證。
“長孫大人放心,有我陳元在,周邊府縣吞多少,我會讓他們吐出多少。”
“永安州這個地方,不該被朝廷遺忘,我乃天楓成員,他們不敢不聽從號令。”
長孫立聽后苦笑。
“多謝陳先生好意。”
“其實以前朝廷也派過幾次人,當時確有效果,但是他們卻不可能長駐此地,我想陳先生明白本官想說什么。”
陳元當然明白。
長孫立無非想說,前面朝廷也派過人,但是走完過場,當時這些官員表現聽話,但是欽差一走,他們依舊我行我素。
說到問題本質。
就是朝廷從根本上,已不再重視此地,才讓這些官員有恃無恐。
陳元這次卻會根子上解決此事。
他當即傳書顧清音。
“阿姐,我想你應該派人到這邊駐守。”
陳元極力舉薦之人,乃是高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