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成這時亦聽出其中深意,不由心中暗自合計,心想著。
“沒想到鄭國,這次也想出面趟混水,看來鄭國君主必是不堪寂寞。”
盧建成身為大乾負責外交官員,對于各國形勢,還有行事風格十分清楚。
鄭國雖然表面老實,但是骨子里一直不安分。
現在發生此等事情,他們的皇帝表面派程立出使,指不定背地里想起什么幺蛾子。
盧建成雖與陳元有過節,但是大是大非面前,尤其是面對家國利益面前,他還是能拎得清的。
莫說盧建成。
就算前面倒臺的奸國齊山河,他身上亦有閃光點,比如骨子里的家國情懷。
他可以成為一代奸相,甚至禍亂朝綱,但是卻不許外人染指大乾。
盧建成顯然還未上升到這種高度。
他只是單純的與陳元理念不合,又因為前面種種對陳元懷恨在心。
私下休息時,他找到陳元。
“陳元,我們之間的個人恩怨,此時是不是先放一放,現在大家通力合作,摸清楚鄭國真正意圖,你意如何?”
陳元對此并不反對,他反問盧建成。
“我還以盧大人此時選擇坐壁上觀。”
盧建成哼了一聲。
“你把我盧建成當成何等人?大是大非面前,老夫豈能含糊?”
兩人當即達成共識,暫時相安無事,至少解決眼下問題前,兩人誰也不得前事。
陳元對盧建成這一點,倒是沒有想到。
從始自終。
陳元也未真正把他視為敵人,大家只是理念與想法不同,還上升不到互不對付的境地,是盧建成單方面事事想要針對。
現在話說開了,陳元當然選擇與其合作。
路上無話。
這日三人已到在新許都城。
新許的都城,設在一處叫安城的地方。
在整個大江之南,安城算是比較繁華的地方,但是其繁華程度,也只是相對而言。
陳元一路前來,已經感受這里的環境,并看清問題本質。
“原來如此,此間多瘴氣罷了,卻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盧建成不解。
“你是說這里只是瘴氣頗多?你這話不是想為自己開脫吧。”
這只是兩人私下談話,自然是背著程立。
事實上。
兩人達成共識后,雖與程立結伴而行,但是更多時候,還是保持該有的距離,而程立對此挑不出毛病,雖然三人舊曾相識,但是眼下他們代表的各自國家。
公私豈能混為一談。
更何況真論交情,大家也不過泛泛之交,就算陳元前面曾指點過鄭國,讓他們在許國身上謀了一些好處,但是論私交真談不上。
盧建成也是一樣。
他以前周旋各國之間,與各國的人,亦是交情不深,一切都是利益。
陳元聽了盧建這番話,表示他說得都是事實,并非盧建建說得那樣。
他一邊答復盧建成,一邊思考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會有一些世間獨有的東西存在。
物以稀為貴!
陳元想到了一些商業上的事情。
此行證明自己清白的同時,再擴展一條商業渠道,也算一種補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