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自是隨著耿金言與夏候杰先后歸來,先行設下一段伏筆,只待日后。
陳元對此全然不知,此時的他目光依舊觀注眼下之事,許多事情千頭萬緒,需得一一想辦法解決。
陳元坐在桌面,慢慢拿起杯子飲了口茶,開始認真思索的同時,并發出低聲自語。
“既然變革之事被阿姐當殿采納,并很快施行,往后一切重點皆要圍繞此事,余下之事都可放一放。”
北邊發生的事情,陳元并沒什么好擔心的,有高平于永安州那邊,只要他出兵的話,相信可以一戰必勝,至于眼下失去的兩個鎮子,陳元又不是沒去過永安州,知道內里怎么回事。
敵人占據盧龍、興平二鎮,這兩處原本就歸背朝管轄,是后來北朝割讓給大乾,并劃歸永安州管理。
說起這段往事,還要從先帝未即位之時說起,那時瓦慎爾答部曾發生一場動蕩,他們的國王為求大乾幫助平定內部,以盧龍、興平兩鎮做為條件,同意將其割讓給大乾,換得時任永安州節越得圣命之后發兵相助。
換言之這兩個鎮子所居者,多為北朝之人。
只要稍有疏于防范,鎮中出現幾個內鬼,北朝大軍自可輕易拿下這兩個鎮子。
而高平之所以未能第一時間奪回,皆因長孫立的侄子此時到達北朝,古爾德放出風聲,只要高平這邊一用兵,那邊即刻斬首長孫青。
這正是黃爺于京城遁走,欲往南部尋找機會之前,留下的計策,一方面以長孫青為人質,一方面又利用他挑起事端,最終好使得長孫立挪動位置,同時還能讓大乾與北朝開戰。
不管以前兩鎮歸屬如何,但是現在這兩地實打實地已被納入大乾版圖,高平本意自是寸土不讓,若不是長孫立因其侄子身陷北朝,出面阻止,讓其延緩用兵,并將此事火速通知京師,最好是問計一下陳元要如何處理,他總覺得這事背后大有文章。
高平冷靜下來一想,長孫立雖有私心,但是其所言也不無道理,這才有了高平利用新方法傳書陳元一事,而非馬上發兵奪回失地。
虧得長孫立及時出面,雖其此番有私心,卻也變相地阻止一場危機。
若高平以雷霆之勢奪回二鎮,更大的戰事必起。
瓦慎爾答部經過一段休養生息,又因與大乾展開貿易,如今已然府庫充盈,雖然在陳元主導之下,在經濟活動方面,大乾朝乃是占有主動權,但是北朝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對于糧食的依賴沒那么大,只要牛羊馬匹足夠強壯,很快就能恢復生機勃勃。
這一現象,倒與陳元記憶當中有幾分相似,整個北地皆以游牧為主。
彼時。
因為牛羊馬匹數量得到恢復,又加之一些貿易往來,北朝已經暗中秣兵厲馬。
歷朝歷代。
北朝各部都未放棄過南下之心。
完成北朝部落一統的古爾達西,更不例外。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