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對匈奴的戰事告一段落后,劉徹又劍指其他方向,繼續開疆拓土。】
在紅色的大漢地圖上,南越下方延伸出去一條長長的紅色邊境。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派路博德、楊仆等發兵消滅南越,設置南海等九郡。】
【公元前112年開始,劉徹開始頻繁巡行郡國,其足跡北至塞外,南及湘衡,東到大海,西逾隴山,遍及五岳四瀆。】
【公元前110年,劉徹親率十二部十八萬騎巡邊出塞,登臨單于臺“旌旗徑千余里,威震匈奴”。】
【要求匈奴要么來戰、要么稱臣,匈奴單于卻繼續養精蓄銳,不與漢朝交鋒。】
大漢的地圖上,一座新的奇觀拔地而起!延伸千里!
【同年,開始修建邊塞。一直到公元前100年,劉徹先后組織了七次大規模修筑邊塞的行動,興建起長達2000公里左右的新的長城,使長城向西延伸到玉門關。】
……
大秦·章臺宮
看著天幕上的畫面嬴政手指敲擊著桌子,陷入沉思。
寡人是不是應該說句應該說英雄所見略同呢?
居然能如此相像!
他要是我兒子多好……
……
大漢·臨華殿
劉邦現在有點笑不出來了。
這個舉動怎么看著這么眼熟呢?
乃公好像在哪里看到過同樣的操作啊!
他笑不出來,呂雉差點笑出聲來!
……
【為了對付匈奴,劉徹從上位之時就開始準備。】
【先是掌控朝堂,起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賤之人,如主父偃、公孫弘、張湯等人。】
【再建立中朝,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讓御史大夫張湯取代丞相的作用,使相權對皇權的牽制作用大為減小。】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正式頒布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
【“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讓諸侯王除了可以讓嫡長子繼承王位外,還可以推恩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其余兒子,并且由皇帝制定封號。】
【這一詔令使諸侯王的封地被分割,進一步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鞏固了皇權的神圣地位。】
{推恩令還有另外一個更厲害的舉措,那就是兒子繼承以后爵位還要降一等!}
{只有藩王被迫害的世界完成了(狗頭)}
{推恩令前還有賈誼的《治安策》和晁錯的《削藩策》,推恩令應該算是前人思想精華的延續。}
{避免兒子分太多土地割據的方法是把這個問題扔給諸侯自己(笑哭)}
{生多了就得分,生少了一個不小心就絕后了,完全無解,除非造反,可能打的基本都沒了。}
{漢武帝規定,諸侯死后兒子繼續分封成為列侯。每個兒子都有份!諸侯若是不同意,他那幾個兒子保不齊會合伙謀點東西。這招搞得諸侯不同意也得同意,堪稱神策!}
{推恩令是漢武帝加強皇權的手段之一,就像立中朝奪相權一樣!而且與后面的酎金奪爵等招是有連續性的打擊諸侯國的勢力!}
{沒錯,而且再加上后來的《左官律》與《附益法》,使得諸侯王無力抗衡中央,只能衣食租稅,不得參政,支脈疏遠的人與一般富戶無異。}
{還得謝謝景帝打贏了七國,奪了他們的兵權。}
……
大漢·文帝時期
正襟危坐的劉恒看到這一幕后愣了一下。
推恩令?
這與賈誼的《治安策》里的那句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賈誼的方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以親治疏。”
壯大親近自己的諸侯國,以此遏止其余諸侯。
但這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他將其擱置再議。
與之相對的,推恩令確實更上一層樓。
但是……
劉恒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