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迂腐!”
“這還爭論個屁!當然是要救!”
看著天幕上的爭論,劉徹忍不住拍案喝道!
“陛下,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此時明帝崩逝,國內大喪。”
衛子夫在一旁柔聲回答道。
“這新帝繼位難免的天下不穩,所謂一動不如一靜,一時謹慎也是在所難免的。”
劉徹聽聞,嗤笑一聲。
“子夫,你說的是有道理,但這種牽扯死生之地的朝堂大事不是如此考慮的!”
“身為皇帝,為了功業派臣子去了西域這種危險的地方。但臣子遇到生死危急的情況上報,朝廷不想著派兵營救,卻考慮著所謂拋棄他們從而顧全大局的狗屁想法。”
“如此行為只會漲匈奴蠻夷之士氣,寒良臣忠將們的心!”
“日后天下太平還好,一旦有難,誰還愿意聽你驅使?!”
劉徹微瞇雙目,緊緊的盯著天幕里的那個名叫第五倫的老頭,語氣緩慢而堅定,充滿了冰涼刺骨的寒意。
“盡講些似忠實偽,毀國滅廟之言的迂腐酸儒!”
“若當朕面,朕一定將他賜死!哼!”
……
【面對雙方的討論,漢章帝最終決定救援西域!】
【公元75年冬月,漢章帝派酒泉太守秦彭、謁者王蒙出塞,聯合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出發了救援柳中和疏勒。】
【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援軍趕到柳中城,大敗北匈奴與車師聯軍。】
【“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生口三千余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虜驚走,車師復降”。】
【除了守城的將領陳忠在這之前戰死,此役大勝。】
【而大勝之后,要不要救遠在天山以北的疏勒城內的戊己校尉耿恭,眾人又起了爭論】
……
天幕繼續播放著,
黃土修建的庭院內,
一身塵土的將領們正爭論著。
“柳中城離疏勒城還有數百里路!中間還隔著天山!”
一位穿著沾滿血污盔甲的將軍指著西方大聲道:
“如今大雪封山!怎么救?!”
“更何況已經過了這么長時間了!”
“耿恭一部恐怕早就全軍覆沒了!”
“我們還是班師回朝吧!”
話音剛落,一位年輕的將領一抹臉上的血污。
站起身平靜道:
“我去救戊己校尉。”
說罷,轉身離去。
……
【因時長日久,地處遙遠,天山阻隔,大雪封路。眾將都覺得不用去救戊己校尉耿恭。】
【只有一人不同意,此人叫范羌,是耿恭派遣前往朝廷請求援兵的人。】
【面對范羌的支持,幾個將領商議過后,給了他兩千人前去救援耿恭。】
【而這兩千人,翻越天山、對抗風雪,歷經重重磨難,終于抵達了疏勒城】
……
天幕繼續播放著,
鏡頭在西域上如雄鷹盤旋般降落。
荒涼的西域之地,一座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滿目瘡痍的孤城展露在畫面里。
殘紅映孤城,更顯凄涼。
“匈奴人退了?”
孤城城墻上的墻垛里,一位頭發蓬亂,身穿布衣的將軍靠著墻壁喘著粗氣向身邊的士兵詢問道。
半響無回應,將軍扭頭看去。
就見衣衫襤褸的士兵,面對城墻,斜倒在墻垛上。
而一只利箭深深的插進了士兵的眼眶中,雜色的尾羽正隨風搖動著。
將軍看著他,無言良久……
“還活著的言語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