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憲回京后升職為大將軍、武陽侯,食邑二萬戶。本在三公之下大將軍職位,從竇憲這開始位居三公之上。】
【因為竇憲立下大功,竇氏滿門越發猖狂】
【其弟弟執金吾竇景放縱奴仆胡作非為,欺凌百姓,強奪財物,奸污霸占婦女。洛陽城里的商人都不敢出門做生意,而“有司莫敢舉奏”。】
【公元91年,竇太后有感竇憲的“勒石燕然”應該與霍去病的“封狼君胥”并列第一,隨賜竇憲封號“冠軍侯”】
……
大漢·武帝時期
“你放屁!”
劉徹憤怒的蹦起來,氣的在大殿內走來走去。
一邊走,一邊指著天幕上的竇太后破口大罵。
“什么腌臜潑才!也敢讓他與我子胥并列!”
“那破北匈奴都被西域都護打成狗了!李廣去了都能封侯!能與子胥所面對的匈奴相提并論嗎?!”
“可惡!可惡至極!”
“竟敢如此侮我冠軍侯勇冠三軍的名號!可惡!”
劉徹氣的抓狂卻無可奈何,只能用盡畢生所學來辱罵那不要臉的兩人。
衛子夫聽著那話都不由得扭過頭去。
太臟了,實在是太臟了。
……
【公元91年二月,竇憲派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率大軍出居延塞進擊金微山,把北單于團團包圍,大破北單于主力。】
【俘虜北單于母閼氏,斬各王以下五千余人。北單于倉猝逃走,不知去向。】
【漢軍出塞五千余里,才行班師。】
【而金微山之役也結束了漢、匈之間長達兩百多年的紛爭,漢朝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
季漢,
劉備一臉好奇的向身邊的諸葛亮詢問道。
“自從武帝出兵以來,從沒有一次攻擊得這么遠,抵達這么遠的地方吧?”
“主公,從未有過。”
諸葛亮看著天幕,也是一臉神往之色。
劉備又看了一眼天幕上的竇憲,不知想到什么,又向諸葛亮問道:
“那這勒石燕然與封狼君胥孰高孰低?”
“勒石燕然可歌可頌,但竇憲此人卻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比驃騎將軍遠甚。”
……
【此后,竇憲威名更盛,地方刺史、守、令等爭相向百姓征收賦稅,拿來賄賂竇憲。】
【大司徒袁安、大司空任隗上書彈劾這些官員,隨后劉肇罷免了袁安所奏的四十多名地方官吏,竇氏外戚因此十分痛恨袁安。】
【尚書仆射樂恢上疏反對外戚干政,奏章呈上去后,不見批示。樂恢稱病,請準退休,返回故鄉長陵。】
【樂恢回到州郡后,竇憲逼迫他服毒自盡。朝臣震恐,皆逢迎竇憲,無人敢違抗,袁安常為此嗚咽流涕。上自天子,下到大臣,都依靠袁安。】
【而新任尚書仆射郅壽上書彈劾竇憲驕縱,并搬出王莽篡漢的故事讓國家引以為戒,結果亦被竇憲逼迫自殺。】
……
天幕里,坐在未央宮的劉肇用那少年英氣的聲音下達詔令。
“高祖的功臣之中,以蕭何、曹參的功勞最大,功爵之家應當傳世不絕,但曹家自容城侯后就絕嗣了。”
“朕立于長陵東門遠眺,遠遠可見兩位功爵的墓冢,而想到兩位功臣的氣節,心中也十分感慨。”
“有忠有義之人理當獲得寵信,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朕派使者以中牢之祀祭奠他們,命大鴻臚尋訪曹氏后人繼承曹家的爵位,以表彰蕭、曹兩家的功勞。”
……
【同年十月,劉肇行幸長安,下詔尋求漢高帝功臣蕭何、曹參的近親,讓他們繼承封地,同時詔令竇憲入長安伴駕。】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到這一幕樂出聲來。
“哈哈哈哈!好小子!有幾分才智!”
衛子夫不明所以,但看到劉徹這么高興也微笑的詢問道:
“陛下,這孩子聰明在哪里?”
劉徹高興的飲了一爵美酒,隨后對衛子夫說道:
“劉肇這小子,看起來是要找曹參的后人以表蕭何和曹參的功勞,但蕭何和曹參的功勞是什么?”
衛子夫聽聞細細想來,突地瞪大雙眼。
“忠于劉氏!使得高祖崩逝后呂氏不敢妄為!”
劉徹聽后放聲大笑:
“沒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