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擺了擺手道:
“嗨,朕算是看明白了。”
“天幕里的這三人就是最后爭鹿的三人了。”
“這三家個個身懷絕技,哪個占了天下都說得過去。”
“哼。”
呂雉不愿看他裝模作樣,扭過頭去。
……
大漢·武帝時期
仰靠在軟榻,劉徹嘆口氣。
衛子夫不明所以,問道:
“陛下為何嘆氣?如今劉備已有安身立命之所,只要再取益州,天下未必不能再回漢室。”
劉徹搖了搖頭:
“朕嘆的不是這個,而是嘆息我大漢天子的威嚴既然淪落至此。”
“車騎將軍只位于大將軍與驃騎將軍之下。”
“如此官職居然私相授受。”
“朕怎能不難過。”
“希望這劉備能再次重振我大漢天威吧。”
……
【就在劉備前往京口的同時,周瑜也送了一道秘密上書,內容大概是請孫權把劉備軟禁起來,給他各種享受,但是不讓他回荊州,然后自己設法收服關羽、張飛,再指揮他們為江東作戰。】
【但魯肅認為,這樣一來荊州必然大亂,反而便宜了曹操,不如同意劉備的請求。】
【孫權也覺得在荊州地區要防住曹操離不開劉備,就禮送劉備回去了,并且定下自己妹妹和劉備的婚約。】
【而周瑜得到消息后,又立刻趕回京口對孫權提出另一個謀劃,趁曹操剛敗,內部混亂之時,先取益州再結盟關中馬超,最后合攻襄陽蠶食北方,孫權同意了。】
【公元210年十二月,周瑜在整兵西取巴蜀的途中病逝于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而劉備得了南郡和江夏郡,把長沙郡的一部分割給江東,隨后自領荊州牧。】
……
{一代英雄,就此撒手人寰。}
{與孫堅和孫策一樣,周瑜也是壯志未酬,含恨而終。}
{周瑜去世的噩耗傳到京口,孫權如遭電擊,失聲痛哭道:“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周瑜之死,的確是江東無可估量的損失。}
{說實在的,周瑜智勇兼備,名聲、地位、嬌妻等等啥都有,而且擁有的都是最好的,不可能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劉關張趙諸葛亮,孫策周瑜太史慈,曹操荀彧郭奉孝,前期比較有浪漫色彩的團隊。}
{郭奉孝這陣已經死了兩年了,死在征烏桓的路上。}
{要是周瑜的戰略能實施,還可能真沒三國鼎立了,變數就是攻打益州的能不能成功,就算不成功,劉備也非常不好受。}
{周瑜的計劃里根本就不可能讓劉備做大,劉備也認定周瑜以后會是勁敵,否則就不會說出什么“氣量頗大,恐不久為人臣而”的話,只能說是英雄惜英雄吧,奈何不在同一陣營。}
{可惜,周瑜太浪了,身為大軍主帥,帶頭突擊敵陣,雖然對己方士氣效果突出,但那是驍將先鋒的活兒,帶頭沖鋒的將軍傷亡率跟小兵并沒有太大區別。}
{要是漢獻帝正常繼位,不敢想這個時期的大漢得多么強大!}
{打出星際!}
……
季漢,
劉備看著病逝的周瑜,嘆息一聲。
“江陵之戰,周瑜受了曹仁一箭,從那以后他的箭傷就反復發作。”
“這未嘗不是他病逝之因啊。”
“不過他的病逝對于咱們來說為未嘗不是好事。”
“天下智謀之士,看法都差不多,當時孔明勸我不要去京口,也是擔心發生周瑜所說之事。”
“但當時身處危急之中,不得不去,真是走了險路,差點逃不出周瑜之手。”
一旁的關羽開口道:
“周瑜此人自視甚高!我與三弟豈是不知忠義之人!”
“二哥說的對!”
“我兄弟二人之命就是大哥之命,我二之軀亦是大哥之軀!想讓我二人生出二心,真乃癡心妄想!”
“二哥說的對!”
“如此輕視慢侮我二人,慶其早死,否則關某定要取他項上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