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被折騰的民不聊生,只能發生叛亂。】
【尚書仆射蕭懿忠心耿耿,多次領兵替蕭寶卷平定叛亂。】
【但蕭寶卷畏他功高,再次想起“先下手為強”,于是便把蕭懿處死了。】
【蕭懿的弟弟蕭衍得知哥哥被殺后,決定發兵進攻建康。】
【公元501年三月,蕭衍在襄陽正式起兵,擁立遠在江陵的蕭寶融為帝,改元中興。蕭寶卷的這位十四歲的弟弟,就是南齊的最后一任皇帝——齊和帝。】
【十月,攻破建康,蕭寶卷被宦官謀殺,首級送到蕭衍處。】
【公元502年四月,蕭衍在齊和帝東歸建康途中迫其禪位,接著就在建康南郊即皇帝位,改國號為梁。】
……
西晉·武帝時期
司馬炎算了算時間。
“從攻破建康到篡位,一共才半年的時間?”
“走篡位四件套加三辭三讓的時間都不夠啊。”
“應該說你太著急呢,還是南齊過于不得人心呢?”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北魏之地,孝文帝被葬入長陵。
新的君主在擁立中登上洛陽宮。
南方齊國也在眨眼間改了字號。
陣陣梵音響起,一道道梵文字符于江南大地升起,最后組成一枚金色的漢字。
『梁』
……
【梁武帝·蕭衍】
【字叔達,小字練兒,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出身蘭陵蕭氏。】
【南齊時以門蔭入仕,為“竟陵八友”之一。】
【在正統的皇帝序列中,蕭衍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沒有哪個開國皇帝有他壽命長,有他在位時間長。】
……
大秦,
手略微停頓,隨后繼續書寫。
……
大漢,
蕭何一愣,隨后心里一陣發毛。
躲了二十四,沒想到還有二十五!
上首的劉邦笑了。
老小子,這可怪不得乃公了!
你好后代送上這么一份大禮!乃公怎么也得好好的“招呼”伱。
嗯……再讓他干點什么呢?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想到了一個超能活的老家伙。
雖然那人只是藩王,不算開國皇帝。
……
大唐·高宗時期
看到蕭衍,李治突然眼睛一亮,似想到趣事,對身旁的武媚娘笑道:
“媚娘可知,這梁武帝是第一個重視并第一個大力推崇王羲之書法成就的帝王。”
武媚娘一愣:
“不是太宗開始推崇的嗎?”
李治笑著搖搖頭:
“不,在當時,世人都認為王獻之的書法為天下第一。”
“在陶弘景《與梁武帝論書啟》中,曾以“比世皆尚子敬書”一言評述其時書壇的流行風尚。”“陶弘景說,全天下所有的書法愛好者都喜歡、尊崇王獻之的書法,都以臨習王獻之的作品為榮。”
“但梁武帝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比不上其父王羲之的成就,且長時間的極力推尊王羲之,最終使書壇風潮發生了反轉。”
武媚娘這才明了,她一直以為王羲之的名氣是獨領風騷的,不成想還有這等變化。
李治追憶往昔,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