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隋文帝·楊堅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扶著巍峨的城墻。
鬢發斑白的楊堅望著西方的那道殘紅,嘴里幽幽道:
“紅顏詎幾?玉貌須臾。”
“一朝花落,白發難除。”
“明年后歲,誰有誰無。”
白須在風中飄蕩。
人字形的孤雁在晚霞中向南方飛去。
朕哪點像隋文帝了?
【用法“不復依準科律”,頒布諸如“盜一錢以上皆棄市”、“三人共盜一瓜,事發即死”之類的苛刻刑法,百姓惶恐。】
“普六茹堅,你是個人才。”
劉邦怔了一陣,隨即試探的開口道:
這幫后世子孫憑白污人清白!
“我們只能回首,回首那個叫普六茹那羅延的人是如何在金戈鐵馬中成長。”
漢末,
大唐,
楊堅死前三日跟大臣們死訣,楊廣的皇位那是板上釘釘,不至于幾天時間都等不及就要干死皇帝。
被松綁的楊堅難以置信的看著他。
【因此,史學家們才把這段國泰民安的黃金時期稱為“開皇之治”。】
朱高熾一臉正色的聽著,肚子前的手向他快速擺動兩下。
曹操品著這首詩里的韻味,心里一陣疑惑。
劉邦跑下床榻攆了出去!
不利用一下,朕不甘心啊。
‘爺爺這是怎么了?’
……
不過……
一旁正感同身受的朱棣看著兩人的小動作,一時間什么情緒都沒了。
這也許就是天命吧。
也許只有再經歷三代之治,中華大地才能擺脫這種影響吧。
楊廣面無表情的看著天幕。
宇文邕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
反正《隋書》里沒寫。
炎漢·光武帝時期
毛巾抽在劉邦臉上,疼得他嗷嗷直叫。
“但朕有信心與底氣。”
楊堅的死肯定跟楊廣有一定關系,但絕不是他殺的。
況且他是太子,一堆朝堂的事等他處理,哪有那個時間。
這個唐玄宗是不是就是那個編《貞觀正要》的玄宗?
這種融合是他能高瞻遠矚的源頭。
難道也開創了不少優秀制度?
……
……
劉秀無奈嘆息。
也許這就是大一統皇帝特有的矯情吧。
隋文帝豈能與朕相提并論?
一個連上元夜都不該開放的皇帝。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看著天幕冷笑著,隨后低頭道:
但是,幾百年的戰亂和胡人統治的短命與不穩定,也跟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回首那個叫楊堅的皇帝,是如何在驚濤駭浪中歷練。”
……
你不讓乃公去乃公就不去啊?
自漢朝之后,幾乎每朝每代,包括阿父建立的隋朝,都伴隨陰謀和血腥。
“娥姁!娥姁啊!我不去了!不去了!”
“也回首那個被稱為隋文帝的人,是如何在歷史中被定位的。”
李世民有點期待了。
“啪!”
玄謚啊,這可是美謚啊。
朱高熾和朱瞻基靜靜聽著。
李世民微微一頓。
乃公偏去!
隨即打開竹簡看了看。
【他是個好皇帝,但也是個猜忌心很重的皇帝。】
“天下一統后,朕需要你來治理天下。”
“普六茹堅,到頭來你也逃不開篡權的噩夢。”
而這無疑也在他心中留下了猜忌和殺戮的陰影。
“自己去看。”
……
“因為我們本就無從知曉,如果楊勇接班,是不是能比楊廣更好。”
朱棣神游天外。
“哼,對牛彈琴!”
【公元604年,隋文帝在大寶殿駕崩,在位二十三年,終年六十四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于泰陵。】
“天下若是統一在朕的手里,會比你更好。”
被綁縛在地的楊堅一言不發。
他是一位最被低估的皇帝,只能說廣神的光環實在太大了。
【李徹,因功升任上柱國,因為被猜忌而不受重用,在家里口出怨言,隋文帝得知后,招他到臥室內賜宴,談崩,慘遭下毒致死。】
隨即用匕首將他身上的繩索割斷。
一點華貴之氣都沒有。
合上竹簡!
但也是無奈,他生的那個時代,既有胡人的尚武又認同漢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