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得的錢財賞賜功臣,天下臣民皆擁護與愛戴。”
“歸根到底,就是善于利用不屬于自己東西的做法。”
小李治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世民。
“這就是大父交給阿耶的東西嗎?”
李世民愣了一下。
“不……這是阿耶從大父身上學到的東西。”
……
【七月十四日,李淵率軍進駐賈胡堡。】
【時逢大雨,軍隊不得前進,軍糧也感匱乏。】
【李淵命人回太原押運一個月的糧草過來。在等待雨停的這些日子,他也沒歇著。】
【當時天下的割據勢力以瓦崗軍李密的勢力最大,李淵想要安穩攻打關中之地就必須要穩住正要跟洛陽過不去的李密。】
【然后,不愧廟號帶個“高”字的李淵再次開始了忽悠大法。】
……
天幕上的疆域圖標注出關中各方勢力。
在賈胡堡南面五十多里處是重兵據守的霍邑。
在霍邑后面,則是黃河東岸的河東郡,與霍邑遙相呼應。
畫面拉遠,
關中之地只有從北面而來的李軍與據守關中的隋軍。
而關東之地黃河以南則是氣勢正盛的李密。
身處賈胡堡的『李淵』看了看可以橫插一腳『李密』
隨后一道書信送到『李密』身邊。
而『李密』也回了一道書信。
賈胡堡,
李淵看著李密的回信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隨后將信給左右傳送一遍。
“執子嬰于咸陽,殺商辛于牧野。”
“李密這是自比為周武王啊。”
“諸位。”
李淵收斂笑意掃視眾人,肅穆道:
“我等正待全力進取關中,如果與其決裂,則憑白樹敵。”
“不如態度謙卑點,讓其更驕傲一點。”
“幫我們把守虎牢的關隘、拖住東都的軍隊,讓我們專心西征。”
“等平定了關中,據守險要,養精蓄銳,觀鷸蚌相爭,收漁人之利。”
“到時候再一決勝負,諸位意下如何。”
底下眾人相視一笑。
“稟大將軍之意。”
李淵聞言一笑,開口道:
“彥弘啊。”
正在奮筆疾書的溫大雅一愣,抬頭看向李淵。
“這里就你有紙筆,寫一封書信吧。”
李淵想了想,開口述道:
“天生蒸民,必有司牧。”
“當今為牧,非子而誰?”
“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
“欣戴大弟,攀鱗附翼。”
“惟冀君早膺圖箓,安定萬民!”
“君乃宗盟之主,功成之日,愿籍見你我同宗之分,復封老夫于唐,斯榮足矣。”
長言落罷,
殿內眾人看向一臉自豪之色的李淵。
俱都心生欽佩。
……
【李淵致書于李密,備加推許,因此李密專意與洛陽方面的隋軍對抗,而不阻撓他的西進。】
……
大漢·文帝時期
“鴻雁往返、筆墨往來之間。”
“一個潛在的勁敵就這樣化敵為友了。”
劉恒望著天幕對身邊的劉啟道:
“老子云: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看其低下謙卑,但到手的都是實在東西。”
“有人往往將顏面看得很重,但你要記住。”
劉恒直視著劉啟的雙眼,認真道:
“予之的東西往往是廉價的,譬如阿諛奉承和空口之諾。”
“但取之的東西則往往價值巨大,甚至無價。”
“譬如人心與天下。”
……
【后顧之憂解決了,但雨一直在下。】
【軍營中的糧草快告罄了,太原的補給卻遲遲沒有到。】
【而此時,一道傳聞飄進李淵耳朵里。】
【突厥人和劉武周聯合了,正準備進攻太原。】
……
晚八點正常更,如果沒意外的話。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