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皇權扭曲篡改理學思想的同時,理學家們也積極反攻,對皇帝和勛貴們進行逆向洗腦。}
{最終促成了這場前所未有的,一切統治集團的大墮落。}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合攏著長袖,玄色的長袍從席上耷拉到地上。
他一直覺得西漢之后的皇帝哪里怪怪的,但總是說不出來。
而道光與前朝那些明君的反差點透了那層窗戶紙。
“皇帝的首要責任一直以來都不是最為推崇的道德教化。”
“那是名。”
劉徹對著小劉據正色道:
“真正的實,是學會正確使用暴力來監督官僚體系。”
“以確保能夠執行國家政治路線,完成治國安邦的使命。”
……
大唐。
李世民捻著胡須,天光透過屏風上的罩紋打在明黃色的衣袍上。
他掃了一眼群臣,沉聲道:
“嘉慶、道光這種仁義道德、以身作則的治國模式,我們不能說它完全是錯的,它只是搞錯了重點。”
“執政者在要求別人的同時,應該首先嚴格要求自己,這是正確的,也是基本的。”
“但朝廷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可以理性的用暴力,以及基于暴力的強制力,這是朝廷和其他一些機構的本質區別。”
房玄齡幾人都認同的點點頭。
都是從亂世走過來的,有什么不明白的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必須用暴力來解決或強制推動,所以才需要朝廷王事。
如果朝廷放棄使用暴力,而只去追求表率和教化,那么朝廷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搞道德教育,私塾也可以搞。
做道德表率,各種名師大儒都可以做,影響力也不比朝廷小。
……
大宋仁宗時期
“話雖如此。”
白色公服的衣角隨風而動。
趙禎扶膝而坐,感嘆著:
“但皇帝以身作則節儉并沒有什么過錯。”
“可以看出,道光皇帝治理國家的責任心起碼是沒問題的。”
庭院聚會的官員們同樣如此認為。
倚著翠竹的歐陽修抿了一口酒水,對身邊的同僚道:
“這是因為清朝資料保存完整,皇帝的形象就正常多了。”
“其實我懷疑明朝皇帝的形象也不像天幕說的那副模樣。”
曾鞏拿起酒壺給自己與歐陽修斟滿酒杯笑道:
“明清二十多位皇帝之間的差異,主要是政治路線和治國能力的差異。”
“至于責任心或個人品德的差異。”
“這個就不好說了。”
“史書嗎,都是一家之言。”
歐陽修看著酒杯,點點頭:
“是啊,春秋之筆,皆依王事。”
……
大明。
“宣講一萬遍誠信,不如抓捕一個騙子。”
朱元璋直接拿起一顆梨子在赤色衣襟上擦了擦。
咬了一口,口齒不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