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錯,該養豬了……”
……
【明正德十四年-嘉靖元年公元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繞地球航行。】
【1519年,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的派遣,率船五艘,向西越過大西洋,繞過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并繼續西航。】
【于1521年3月17日到達今菲律賓群島南部蒙洪島,證實了地圓說。】
【這不僅在人類認識宇宙、認識地球的科學史上具有偉大意義,也對日后西方殖民主義對東方世界擴張活動的廣泛展開打開了通途。】
【航海探險家們的成功,使殖民主義者堅信,洪濤汪洋再也不能阻斷他們海外尋求寶藏、掠奪財富的夢想之途。】
【從此,歐洲殖民主義者的足跡踏遍了地球的每個角落。】
……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開展海外殖民活動并展開過激烈競爭的國家。}
{當葡萄牙人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大肆進行殖民擴張之際,西班牙人也橫越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開展了一系列的殖民活動。}
{葡西兩國分別在非洲、美洲殘酷屠殺當地居民,掠奪了大量財富。殖民主義者的侵略貪欲益加膨脹。}
{1511年,葡萄牙人不僅確立了對印度洋西南海岸的殖民統治,截斷了阿拉伯人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的商業聯系,壟斷了西方世界與東方的貿易,而且還征服了馬來半島西南的馬六甲,控制了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咽喉,接近了中國的南大門。}
{當時中國正處于明朝正德六年。}
{葡萄牙和西班牙進行殖民擴張時,中國處于明朝中葉,并且并不遜于二者。}
……
大明正德時期
朱厚照看著乘風破浪,最后環繞世界一周興奮嚎叫的水手們。
又看了一眼正德六年的時間。
咧嘴笑道:
“人家航海環繞世界那年,朕就崩了。”
“也是因為水。”
“多有緣分。”
正在畫海圖的朱厚熜差點沒跪下咯。
這話可怎么說的!
朱厚照卻擺了擺手,毫不在意道:
“這種事就不要糾結了。”
“唉……”
朱厚照看著天幕,突然嘆氣道:
“自這以后,君臣糾纏不休……”
“我們……”
千言萬語,最終又化為一聲長嘆。
……
【在西方世界中,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相比,英國與中國發生接觸在時間上相對要晚一些。】
【雖然早在明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英國商人就組織了中國公司,并組成探險隊,開拓通向東方與中國的商路,但數十年間,皆無功而返。】
【它與中國只能通過成立于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的東印度公司進行間接的接觸。】
【隨后英國經濟實力逐步加強,成為僅次于荷蘭的海上強國,而此時老牌的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等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葡印總督與英屬東印度公司締結對華自由貿易協定,英屬東印公司獲得了在葡屬殖民地貿易的權利。】
【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英國也開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政治制度逐步確立。】
【他們開始了工業革命,織布機、紡紗機、水力紡紗機、自動織布機、蒸汽機等各種機械紛紛出現和完成,機械化生產普及推廣,更加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
{這么說不直觀,給你們列個數據。}
{1700年,英國的煤產量為兩百六十萬噸,1795年增加到一千萬噸,1836年更增加到三千萬噸。}
{到1839年,英國的煤產量比法國、比利時、普魯士的總和多三倍。}
{生鐵的產量也由1740年的一點七萬多噸,增加到1800年的十九點三萬噸,1840年更增加到一百四十萬噸!}
{機械紡紗業所用的量,也由1760年的兩千兩百多噸,增加到1841年的兩萬四千多噸。}
{從1830年開始,英國大規模筑鐵路,20年間,筑成鐵路近一萬公里。成為當時世界各國機器的供應者。}
{所以總說工業化工業化,必須工業化啊!}
{都快不認識噸字了……噸怎么換算來著}
{兩千斤是一噸。}
……
大清嘉慶時期
嘉慶看著這些數據只感覺頭暈眼。
雍正初年,云南每年產銅八九十萬斤,到雍正五年產量也是上升到四百余萬斤。
乾隆三十七年,云南一省有銅場四十六處,采礦人夫達七十萬人,每年產銅高至一千多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