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看著坐在對面這個神態溫和骨子卻直冒傲氣的五十多歲的帥氣老頭,不自覺的也表露出前世的修養,難怪前世總是聽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文明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
但是,離石還是不服氣,他想慢慢的在別的領域較量與這個王氏家主比比,離石客氣的問:
王先生,本王怎么只聽你介紹兒子,不見你介紹女兒,難道你沒有女兒?
王浚一臉淡定的說:
秦王殿下,老夫有六個女兒,長女已經出嫁,三個正待嫁閨中,剩下的還年幼,女兒家嘛,不易拋頭露面,所以老夫就不為大王介紹了。
離石能感覺到王浚的警惕心,離石只是隨口一說,既然王浚心里有防范自己的想法,他也不愿意在種馬面前再問他子、女的事。
畢竟這種純漢人的群體,他也不能像對待胡虜一樣,蠻橫無理的對待他們,即使王浚不投靠他,他也不打算為難王家,大不了以后不帶王家一起玩、一起進入工業化。
北中原這么大、地廣人稀,哪里還放下他一個王氏家族?
只是王氏要繼續留在瑯琊郡,就不能與他作對,他也不可能因為王氏的百年掙扎奮斗史,就把瑯琊郡送給王氏。
對于王氏內部族人的犧牲,他是很欽佩的,這也許是最無奈中的反抗,這反而更堅定了離石要將大秦推入工業化的決心。
這個王浚既然想要投靠大秦帝國,就必須先敲打敲打他!
讓他也了解一下大秦帝國的厲害,才能讓他心甘情愿的為帝國服務。
離石讓公冶長拿來四份最新的情報分析札子,遞給王浚然后說:
老先生先看看,然后我們再聊!
說完端起剛沖泡的清茶,輕輕的抿了起來。
王浚也不客氣,接過札子,就打了第一個札子。
6月10日,鮮卑宇文霸率領15萬族兵退守兔蓀郡大凌城,欲與高句麗講和,未達成協議,雙方在大凌城爆發沖突,最后宇文氏守住了大凌城,高句麗正從他們王城高平城調集援兵。
參謀部分析,由于宇文霸的族兵得到大秦帝國優良的兵器甲胄,戰力得到極大提升,所以能以15萬族兵力敵高句麗20萬軍隊,守住大凌城。
參謀部建議,繼續賣兵器甲胄給宇文氏,讓他們可以繼續消耗高句麗的軍隊,海軍趁給宇文氏運送兵器甲胄之機,了解分化兔蓀郡,為以后控制住兔蓀郡奠定基礎。
王浚又打開第二份札子。
6月11日,慕容垂將燕國王都從北平城遷至鮮卑族兩大圣山之一的大蔥嶺姑藏山下的姑藏城。
參謀部分析,鮮卑慕容氏遷移的只是軍隊,未遷部族,可能只是-種麻痹策略,大秦應該抵近北平修筑棱堡。
王浚慎重的打開第三份札子。
6月12日,石虎率領剩下的羯胡300萬族人正在舉族遷移,先頭騎兵突然奔襲東胡大草原,搶占鮮卑人兩大神山之一的背脊山,遷王城至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