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無地可種的農夫、征發的是度日如年的匠人。
窟外還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護。
從建筑功能布局來看,石窟可分為三種:
一是塔院型,與初期佛寺以塔為中心相同;
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為主體,相當于一般寺廟中的佛殿;
三是僧院型,這種寺院在“身毒”稱“毘訶羅”,主要供僧眾打坐修行之用,窟中置佛像,周圍鑿小窟若干,每窟供一僧打坐。
兄長呀!你可否想過羌胡、鮮卑奴境內佛寺怎么建出來的?
這些佛寺都是我漢家兒郎用累累白骨所建,北方漢人從剛開始時的二千多萬人口,變成現在四百多萬出頭。
那消失的一千五百多萬漢人人口去哪里了?
兄長所說的“仁”包括那消失的一千五百多萬北方漢人嗎?
而同時期,南方漢人在做什么?
他們什么都沒有做,一心撲在建筑和穿衣吃飯的享受上面,世家豪門生怕住的不夠舒適,吃的不夠豐富,穿的不夠奢華。
南方貴族、世家豪門的住宅后面都往往建有園林。
園中有土山、釣臺、曲沼、飛梁、重閣、假山等等。
同時,還讓疊石造山的假山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如建康的華林園、蕭蒹宅及梁江陵湘東苑,或重巖復嶺,石路崎嶇,或深溪洞壑,有若自然。
魏晉以來,一些士大夫標榜曠達風流,愛好自然野致,在造園修建方面,聚石引泉,植林開澗,企圖創造一種比較樸素自然的意境。
時間來到南朝后,他們耗費民脂民膏,去滿足個人的私欲,集體有意識的忘記正在北方胡虜屠殺刀苦苦掙扎的漢人。
離石忍不住又嘆了口氣,唉!
由于民族的強制大融合,這時期室內家具陳設發生了若干變化。
一方面,席坐的習慣仍然未改,但傳統家具有了新的發展。
如睡床增高,上部加床頂,周圍施以可拆卸的矮屏,這種習慣在北方改變的更明顯。
起居用的床加高、加大,下部以壺門作裝飾,人們既可以坐于床上,又可垂足坐于床沿;
床上出現了倚靠用的長幾、隱囊和半圓形憑幾(又稱曲幾);
兩折四牒可以移動的屏風發展為多折多牒式。
另一方面,西北匈人雜胡進入中原地區以后,不僅東漢末年傳入的胡床逐漸普及到民間,還輸入了各種形式的高坐具,如椅子、方凳、圓凳、束腰形圓凳等。
這些新家具改變了北方漢人的起居習慣與室內的空間布置習俗,成為以后逐步廢止床榻和席地而坐習俗的前奏。
劉浚聽的目瞪口呆,又覺得理所當然,只有這位賢弟,才有這樣的能力也有這樣的權力,讓各地的官員將這些無聊的情報匯總上報上來。
他囁嚅的說:
賢弟,你所說的這些,為兄能否借來一觀,等日后有機會去看看。
唉!為兄也知道這只是一種妄想,為兄年齡擺在這里,連多走幾步路都有些氣喘,怎能到你說的地方去看看呢?
離石自信的說:
兄長,若是聽小弟安排,戒除了寒食散的毒癮,讓黃神醫給你調理理身體,再修習道家養身鍛體之術,定能讓你再年輕二十歲。
那時,你乘坐大秦的火車,去東南西北四處轉轉,領略山河風光之峻美,豈不美哉?
劉浚遲疑的問道:
當真?
離石肯定的說:
吾以先皇啟誓,絕無虛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