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邊新聞嗎?
他記得南北朝時期,戰亂造成了禮樂崩壞,原有的禮儀,規范人們行為的思想枷鎖已經坍塌,新的思想秩序正在摸索中重建。
許多稀奇古怪的思想言論、習俗都冒了出來。
儒家的影響力大不如前,社會上流行的男歡女愛與儒家思想統治一切,禮教秩序至高無上與之相比,顯得非常寬松的。
像年齡大的女子可以包養年輕的男子,寡婦再嫁也稀松平常,楊姓女子一聽就是有姓有名的,便知她是一個世家女子,至少也豪門出身的女子。
南朝的漢人階層劃分的比北方清晰,階居固定,上下階層之間不會流通改變,世家永遠是世家,庶民永遠是庶民。
往往數百年前是世家,現在還依然是世家,甚至還有秦朝的小世家,留存到現在,衍變成大世家。
庶民與奴仆依附在小世家,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慢慢變成大世家,人口也變的非常龐大,而大多數都是所謂的“家生子”,世世代代的奴仆!
南方的統治思想雖然暫時不是儒家思想,而是與聲名鵲起的老莊,崇尚“無為”的黃老思想,玄學變成了與儒家思想分庭抗禮主要學說。
就像主世界一樣,異世界里的漢人也搞了九品中中正制,官員的選任,還是依靠“舉薦制”。
官員向朝廷舉薦世家豪門的子弟為官,官員全力維護世家豪門的利益,官員基本上被世家豪門壟斷。
官員與世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張縣丞現在打破了這種默契,在他老子的靈堂上點燃了他名義上的小媽,把她制作成人形蠟燭。
那姓楊的女子,不是佃戶,不是他府中的奴婢,不是奴仆。
而是小世家、最少是也是一個豪門,南朝的階層劃分,他從簡報和親自了解到的,知道了南方階層如下劃分:
第一層次是皇帝。
包括皇族、外戚、權貴、官員,他們雖然風險大,經常變換,但做為一個階層,他們享受的特權也最多,最豐厚;
第二層是世家。
包括:詩書傳家的百年大族,祖上出過高官的家族,手里掌握大量田地,依附他們有大量佃農的士族。
他們一旦實力壯大到與皇帝相若的程度,舉兵造反就變成了他們的最后出路;
第三層是豪門
包括:小吏、鄉霸、士紳,據說,他們的財富是靠著省吃儉用慢慢的積攢出來的,他們靠巴結權貴,投資新皇帝而上位。
從而改變豪門的階層,躍上世家的門檻,從而變成世家;
第四層是佃戶
包括:是真正擁有相對自由的農戶,相對來講就是所謂的“良家子”,他們靠著自己招募佃農開墾荒地,或是租種豪門、世家的田地,然后提高地租,吃租子上的差價。
以此來積累財富,壯大自己的實力,他們往往是鼓動佃農造反的主力;
第五層是佃農
包括:一無所有的自由人,除了自由他們一無所有,是真正的無產者,他們人數最多,也最沒有保證。
什么好事都輪不到他們,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安心種地,交賦稅、服徭役,閑著就被抓去當兵、當炮灰;
第六層是奴婢、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