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重要任務中,南朝那些年輕有為的才俊們——蘇威、高穎以及裴矩等人,都只能屈居張衡的副手之位,跟隨他一同學習成長。
當張衡順利收繳南竺的鐵作坊之后,便果斷下達指令,命裴距率先率領一隊精銳的禁衛軍,馬不停蹄地前去追上韓禮所統領的仆從軍,把仆從軍里面的畫匠、石匠、手工匠人全部帶回王舍城。
這些匠人實際上并非興建生產基地所急需的專業人才,而是張衡的至交好友、畫師大匠吳道子,極力主張招募而來的。要知道,如果張衡這種行事作風發生在大秦國內部,恐怕早就會被蓋世太保,那無孔不入的秘密探子給盯上了。
然而此刻眾人身處于南竺這片土地之上,所有人竟然都不約而同地忽視掉了這一關鍵問題。
除非有督察御史挺身而出,追查張衡是否存在濫用職權之舉,但遺憾的是,南竺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督察御史一職。不僅如此,放眼整個東方世界,也找不出任何一個擁有類似職務的國家或地區。
可以毫不夸張地,整個東方世界皆是由那些權力,幾乎不受任何約束與制衡的王朝所統治著。
而張衡之所以膽敢這般假公濟私,其目的便是想借此向南方的莘莘學子昭示:即便置身于異國他鄉,權力依然能夠如此肆無忌憚地被運用。
緊接著,他又下達命令,派遣蘇威前去抓捕那些被南竺,當地貴族們特意標記為“不可接觸”的達羅毗荼人,也就是達利特。
隨后,他指使這些人前往建筑工地清掃平整場地,并著手規劃修建一座大型采石場。與此同時,張衡還吩咐手下的工匠們,在各個施工場所尋覓那些甘愿,通過辛勤勞作換取食物的達利特人。
一旦發現合適人選,便將他們集中起來加以組織和培訓,直至他們熟練掌握漢語為止。
然后,張衡開始從眾多的達羅毗荼人中仔細地篩選出那些頭腦較為聰慧靈敏之人。這些被選中的達羅毗荼人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興建廠房。原本的打鐵工坊也在他們的努力下,逐漸改建成為先進的高爐煉鐵廠。
不僅如此,張衡還對其中表現尤為出色的一部分人進行了進一步的培養。他開辦了夜校,專門教授這些達毗羅荼人學習漢字以及漢字拼音。只有當他們基本上掌握了兩百個常用漢字之后,才會被晉升為初級管理者。
就這樣,張衡巧妙地將大秦時期那套成熟的工匠晉級體系,完整地移植到了南竺這片土地之上。通過這種方式,龐大的達羅毗荼人群體迅速產生了分化。
那些懶惰且不思進取的人,只能永遠被困在繁重而又簡單的重體力勞動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被消耗殆盡;
而與之相反,那些積極主動并且愿意接受漢化的達毗羅荼人,則得以迅速崛起改變命運,成長為一個全新的社會階層。
對于這些人,張衡還允許他們成家立業,甚至還為他們分配當女子做為他們的老婆,有些還是以前高高在上的高種姓女眷,這個舉動徹底擊毀了,南竺牢不可破的等級人種劃分。
也激勵了那些豈圖逆改命的達利特人,雖然人數依然稀少,可畢竟逆改命的種子已經種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