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到慶幸的是,范閑所預想中的波斯騎兵銜尾追殺,并未如預計般的發生。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局勢就此樂觀起來,因為一個糟糕透頂的消息正接踵而至,那些窮追不舍的波斯追兵,此刻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各種作戰物資,這要打算來一場大決戰。
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這支追兵的規模竟然真的高達三十萬眾,哥舒翰的判斷果然是對的!
要知道,當波斯人的鐵騎踏上,攻擊劫掠東羅馬帝國的征程時,他們在激烈殘酷的戰爭中,迅速領悟并掌握了羅馬帝國先進強大的,集團軍陣模式還有大型攻城器械。
在此之前,薩珊波斯從未遭遇過像東突厥騎兵,這般單兵武力如此高強的勁敵。面對如此強敵,盡管擁有十余萬之眾的波斯騎兵,施展出了他們引以為傲、屢試不爽的“海浪攻擊”戰法,但這場鏖戰的結果卻依舊慘烈異常。
最終,薩珊波斯一方付出了,足足十萬士兵傷亡的慘重代價,方才僅僅換取了兩萬東突厥騎兵的隕落,這對薩珊波斯輕騎薩瓦蘭是一個沉重打擊。
薩珊波斯有三支舉世無雙的軍隊,都是承襲了阿契美帝國的傳承,輕騎有薩瓦蘭輕騎兵,重騎兵有人馬俱甲的克拉瓦納重騎兵,最后就是徒有虛名的“不死軍團”,不死軍團早已不是軍官團,而蛻變成了奴隸罪囚組成的軍團。
而最為離奇詭異的,則是當日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巨響之后,以及隨之沖天而起遮天蔽日的滾滾黃沙,把大部分重騎兵一波帶走,只有跑的慢的才僥幸活了下來。
那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猶如九天驚雷一般驟然炸響,其威力之大簡直超乎想象,以至于靠近聲源周圍百米范圍內,所有人員與馬匹都瞬間命喪黃泉。也正是得益于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那僅存的一萬余名東突厥騎兵,才得以趁亂逃出生天,并成功占領了距離此地最近處,唯一的一處水源地。
倘若不是他們手中還羈押著,一些已經選擇投降的厭噠人,或許這些波斯重騎兵騎兵早已按捺不住性子,不顧一切地前去爭搶,那至關重要的水源地了。
如今,有了這些對當地地形了如指掌的厭噠人作為向導,波斯人倒也不急于立刻發動攻勢,雙方就這樣暫時陷入了一種微妙的對峙局面之中。大秦再厲害也不可能打贏,數十倍兵力的波斯騎兵,基于這個判斷,大秦這才沒有第一時間發起攻擊。
就在范閑焦急地等待著局勢發展的時候,一艘來自遙遠南方的氫氣飛艇終于抵達了他所在的地方。這艘飛艇名為“向鶯”號,它一路穿越云層和山川,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最新情報。
范閑迫不及待地接過這份珍貴的信息,仔細閱讀起來。原來,皇帝從南天竺增派了多達五十多萬的仆從軍前來支援,仆從軍人數還在持續增長。
這些仆從軍由各種不同種族組成,但其中數量最多、最為堅韌耐勞的當屬達羅毗荼人。
得到增援的消息后,范閑心中稍感安定,更令他驚訝的是,這批援兵竟然迅速接手了吐火羅地區,并成功占領了大夏王城喀布爾城。原本以為這場戰役會異常艱難,但沒想到進展如此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