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在喀布爾城中,范閑又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情況:不斷有阿拉伯倭馬亞王國的軍隊趕來。按常理來說,雙方相遇必然會爆發一場激烈的戰斗。
可是,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當倭馬亞王國的軍隊看到,大秦帝國那高高飄揚的五爪金龍旗時,他們居然停止了進攻!
盡管倭馬亞王國的軍隊輕而易舉地,殲滅了十多萬天竺仆從軍,而自身的傷亡還不到一萬人,但他們卻選擇了按兵不動,放棄了乘勝追擊一舉拿下喀布爾城的機會。這種反常的行為讓范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而另一邊,負責指揮仆從軍的韓禮將軍在得知這一情況后,氣得暴跳如雷。一怒之下,他決定將手下仆從軍的一半,也就是足足二十萬吃苦耐勞的達羅毗荼人派遣給范閑,希望能夠增強范閑這邊的實力和聲勢。
收到這二十萬仆從軍后,范閑雖然對韓禮表示感激,但同時也保持著冷靜和謹慎。經過一番詳細的評估,他認為不能過分依賴這支仆從軍的戰斗力。畢竟,南天竺的士兵們可能并不熟悉當地的地形和作戰環境。
因此,范閑最終決定將這些仆從軍當作好用的勞工來使用,充分發揮他們在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絕不可對增援的仆從軍寄以厚望。
這些如潮水般涌來的天竺仆從軍,他們的出現令原本志在必得、正準備對范閑營地發起攻擊的波斯人不禁心生遲疑。就在這稍縱即逝的猶豫之間,從遙遠的吐火羅疾馳而來的,那多達二十余萬的仆從軍,得以安然無恙且順風順水地,進駐到位于湖海之畔的嶄新營地之中。
如此眾多人員的成功入駐,無疑大大緩解了范閑營地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人多力量大,有時就是鐵律,沒有幾個種族,能像漢人那樣以弱勝強以寡擊眾。
然而,只有范閑心里清楚,雖然這些新來的仆從軍看上去威風凜凜,但實際上不過是些外強中干的“花架子”罷了,他深知當前的局勢依然危機四伏,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為了穩住己方軍隊的士氣與軍心,范閑不得不裝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控之中。而在暗地里,他則迅速下達命令,調遣那些被視為“苦力”的勞工們,奔赴廣袤無垠的戈壁灘之上,夜以繼日地修筑起一座座能夠有效保護,手持遂發槍的士兵們的矮小堡壘,以及縱橫交錯的戰壕。
不僅如此,他還精心部署了面積廣闊的鐵絲網,以此來遏制波斯騎兵大規模沖鋒時所帶來的強大沖擊力。
與此同時,范閑更是當機立斷地從數量龐大的仆從軍,當中特意抽調出整整五萬之眾,派遣他們前往湖海中進行捕魚作業,開始增加食物。
待捕獲到足夠數量的鮮魚之后,再將其加工制作成易于保存運輸的魚干,并通過巧妙安排的路線,逆向輸送回吐火羅城的仆從軍手中。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有效地減輕吐火羅,以及喀布爾城方面的物資供應壓力,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整條戰線后方的保障能力。
在又相持了十多天,失去耐心的波斯人開始集結三十萬騎兵,開始集團沖擊二十多萬駐守在湖海邊的西域軍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