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緩緩地邁著步子走進書房,像往常一樣,他輕輕地坐在書桌前那張舒適的椅子上。
然后,他伸出右手,拿起放在桌上那疊厚厚的蓋世太保匯總的簡報,開始仔細地翻閱起來。
從這一份份簡報之中,離石了解到,盡管大秦境內剛剛享受了僅僅三年的平靜時光,國內發展卻是日新月異的,大秦人已基本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對財富積累和未來充滿了期盼。
但各種不穩定的跡象卻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紛紛冒出頭來。要知道,由于大秦一直以來展現出的強大實力和影響力,如今其周邊地區僅剩下南梁這么一個王朝還在勉強支撐。
由于秦人漢人的鮮明對比,這給南梁生活的漢人帶來了,極大的刺激,許多人都靠著大秦的初級工業化,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富豪,財富的積累速度也是飛快。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梁對于秦人的認同感與日俱增。特別是在文化和習俗方面,兩者之間幾乎能夠做到無縫銜接。
畢竟,秦人所使用的文字看起來明顯就是繁體漢字的一種升級版,單從文字上來看,就能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難以割舍的緊密聯系。
更何況,簡體字實際上正是脫胎于繁體字呢!只是可惜啊,這些不為人知的真相只有離石知曉,南梁那邊并不知曉。正因為如此,他們反倒更加堅信秦漢原本就是一體的這種說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秦采取了各式各樣行之有效的辦法,去鼓勵秦人和漢人認字識文。就在這短短的三年時間里,竟然已經成功地讓超過二千萬人,具備了識字閱讀的能力。
毫不夸張地說,大秦境內已然順利達成了掃盲的宏偉目標!
伴隨著識字讀書人群體的不斷壯大,大秦的統治反而變得愈發輕松順暢起來,只要有報紙和告示牌的地方,大秦朝廷官方的政策,就會讓閱讀的人明白了解,大秦朝廷官方的意思,民智的開啟也讓更多人,關心起大秦新政的發展方向來。
許多惠民的政策,很快就被讀到報紙,看到官府告示牌的人知曉,一旦有了不滿的地方,會寫字的人甚至可以向大報紙投稿告狀,以此讓更多的人了解真相,這就讓平民又多一條發聲吶喊的渠道。
雖然大秦始終都非常重視讀書人,但是現如今讀書人的數量,相比過去已經足足擴大了十幾倍之多,知識已經無法被少數人壟斷。
更令人驚嘆的是,大秦擁有的讀書人數量,甚至比整個南梁所有讀書人加在一起還要多出許多,這里指的是認識字的平民。
讀書人一多,便逐漸掌握了話語的主導權。每當大秦的報紙上宣揚某件事,消息瞬間就能傳遍天下,引發眾人熱議。
隨著討論熱度的不斷攀升,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而這股輿論力量又如同一面鏡子,能夠清晰地映照出社會中的種種問題,并將其反饋給官府,迫使官府不得不去正視并處理那些原本企圖掩蓋的事情。
起初,輿論所產生的巨大威力僅僅局限于大秦境內。然而,隨著南梁地區大量工廠,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起來,情況便開始發生變化。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工廠主們意識到必須大力培養,屬于自己的工人隊伍。于是,曾經世代務農的農民紛紛走進了各式工廠,接受各種技能培訓,既學會了養家活口的新技能,又學會了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