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一經曝光,便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跟進報道,不僅詳細描述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還配有生動形象的插圖作為佐證。
一時間,這件事成了街頭巷尾人們熱議的話題,口口相傳之下,其影響力迅速蔓延開來,就連身處偏遠地區的佃農、流民都有所耳聞。
正是借著這股熱潮,農會開始積極向廣大農戶推廣新農作物的種植技術。然而,由于信息閉塞等原因,南梁的佃農們竟誤以為前來指導,農業生產的高級農民乃是位高權重的大官。
當樸實的農民與農民相遇后,彼此間自然而然地打開了話匣子。一番交流過后,那些高級農民深切感受到了底層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內心瞬間燃起了同仇敵愾之情。
在這樣的氛圍下,一場規模更為宏大的抓捕行動就此展開……
要知道,盡管那些江湖勢力中的某些人物或許武藝高強,但在國家機器面前,終究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
可是他們做為一個江湖勢力,根本不可能是國家暴力機構的對手,佃農去找投稿人講自己的遭遇,投稿人去報紙上寫精彩的紀實報告。
人都是有獵奇心態,更有同情弱小的愛心,紀實報告大賣,又促使報紙銷售量大漲,
然而,那些身處高位、養尊處優的豪門世家,以及自命不凡的江湖勢力,似乎被眼前的繁華景象蒙蔽了雙眼,始終未能看清當前要命的局勢。
面對接二連三出現的問題,江湖勢力竟然選擇了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動用武力。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手段,迅速解決那些給他們帶來無盡麻煩的流民,以平息事態。
起初,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瑣事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場規模不小的風波。原本不過是些普通的中等事件,卻在江湖勢力的推波助瀾下越鬧越大,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
南梁地區的佃農、流民或許迫于壓力暫時選擇了退縮,但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投稿人,卻并不甘心就此罷休。
這些投稿人在撰寫紀實報告的過程中,不僅收獲了豐厚的物質回報,還贏得了極高的聲譽與榮耀。
嘗到甜頭的他們愈發堅定地深入挖掘其中隱藏的種種黑幕,誓要將真相大白于天下。
就在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某個江湖勢力的頭目不知是頭腦發熱還是利欲熏心,竟然喪心病狂地下令將一個聲名遠揚的投稿人全家滅口!
要知道,這名投稿人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乃是加入了文會的讀書人。文會作為一個龐大,又具有影響力的組織,其成員遍布全國各地。
雖說這些讀書人大多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們手中的筆桿卻有著不遜于刀槍的威力。當這件事被曝光后,整個讀書人群體都被激怒了。
憤怒的讀書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四處搜集有關江湖勢力分布的情報,并將這些零散的信息逐一匯總整理。
無需刻意夸大其詞或強行扣上什么莫須有的罪名,單從這些詳實的數據就足以清晰地看出,江湖勢力已然對大秦的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