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酒意逐漸消散。
盡管伊爾德蘭如今已經落魄,但他過往的見識卻并未因此而丟失。令人驚訝的是,他的漢語水平已經日益提高,說得愈發流暢自然。于是,他開始興致勃勃地向離石講述起來。
首先提到的便是東羅馬帝國對于他們匈奴人的歧視。在過去,匈奴人備受冷眼和不公待遇,處處受到壓制和排擠,寄人籬下的日子太難過了。
接著,話題轉向了匈奴人與波斯人之間的深深仇怨。那些激烈的沖突、血腥的戰斗場景仿佛歷歷在目,讓人不禁為之動容,匈奴人做為仆從軍,替羅馬帝國抵御,波斯帝國長年的劫掠。
而后,伊爾德蘭又滔滔不絕地說起了匈人帝國,與三大蠻族之間復雜的交際與合作關系。原來,他們匈人的祖先曾經與日耳曼蠻族結下過深厚的友誼,甚至成為盟友并肩作戰打敗過斯拉夫蠻族。
當時,他們還幫助日耳曼人共同對抗凱爾特人,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和團結精神。然而,與斯拉夫人的關系則并不那么融洽,可以說是針鋒相對。
更為驚人的是,這三大蠻族竟然都曾經存在著吃人的野蠻習俗!但這種殘忍行為在匈人面前卻遭到了迎頭痛擊,匈奴人常常以文明人自居。
當匈人將這三大蠻族視為軍糧時,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拉開帷幕。整整十年間,匈人憑借其精銳無比的騎兵近衛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歐巴羅戰場。
他們不僅吃掉了三大蠻族多達二十多萬的英勇戰士,更是擄掠走了十多萬蠻族的年輕女子。其中,兩個規模較小的蠻夷部落竟被徹底消滅殆盡。
面對如此慘痛的損失,三大蠻族的主力部隊終于不得不低頭求和。
經過艱難的談判,雙方最終達成協議:
即使面臨饑餓將死的困境時,也絕不再相互吞食同類。同時,三大蠻族還賠付給匈人帝國數量龐大的黃金,這場曠日持久的紛爭方才得以平息。
而此時,匈人手中依然掌握著十多萬名被俘獲的年輕女子。這些女人當然不可能歸還三大蠻族,這些蠻夷女人最后變成匈人帝國的一部分,這也是厭噠人白匈奴的由來,沒想到這些家伙最后還是背叛了匈奴人。
離石對于這些繁雜的事情并不太在意,他僅僅只是對其中一部分信息饒有興致罷了。然而,伊爾德蘭卻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泄口一般,滔滔不絕地傾訴著內心的想法和憂慮。
或許是因為太久沒有如此暢快淋漓地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了,以至于在不知不覺間,他竟然將心底最為擔憂的問題,也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
伊爾德蘭坦誠地表示,如今匈奴人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在于敵人數量眾多,而他們自身的部民則相對稀少。
尤其是那些能夠完全信賴、值得依靠的自己人更是鳳毛麟角。匈人的部落若想要重新恢復,昔日匈人帝國的輝煌榮光,恐怕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
而且,南面的薩珊波斯以及北面的西斯拉人壓根就不會容忍,匈人再度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國家。
不僅如此,就連曾經的強敵——馬其頓人,也絕對無法接受一個強大的匈人帝國再度崛起于世。
伊爾德蘭說了這么一大通,其目的并非是期望大秦給予,更多兵力、物資上的支援。
相反,他通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現身說法,以一種較為委婉的方式提醒大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