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小心翼翼地抱著娃,帶著尹德蘭緩緩走進了靶場。
他向靶場工作人員示意后,很快便有人將人形標靶準備好了。接著,離石領著尹德蘭走到了一個看起來,十分稀奇古怪的組合件面前。
這套組合件便是大秦第一代水冷式重機槍。它那粗壯的外形令人印象深刻,每分鐘竟然能夠射擊出多達四百發子彈!
在槍口的前部,有一個巨大的圓筒緊緊地包裹著重機槍的槍管。而在槍筒前端,則設有兩個醒目的軟管接口,它們分別連接著一個呈梯形的鐵桶。
這個鐵桶可不簡單,里面裝滿了用于冷凍降溫的液體。當然啦,在情況緊急的時候,也可以用水來暫時替代一下,以起到降溫的作用。那兩根軟管分別連接到槍筒的左右兩側,其中一側是進水口,另一側則是出水口。此外,在頂部還有一個專門的排氣閥門。
工作原理其實并不復雜,當重機槍開始射擊時,冷水會源源不斷地通過進水口流入槍筒內部進行循環冷卻。
被加熱后的熱水則順著出水口流進梯形降溫箱內。這個梯形水箱內部設置了大量的散熱鋁片,能夠有效地幫助熱水快速降溫。
整個水箱裝滿水之后重達三十公斤,但卻足以持續為射擊十萬發子彈的重機槍提供可靠的降溫保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射擊次數達到十五萬發時,為了確保重機槍的射擊準確性,就必須要及時更換槍管了。
但如果對準確性要求不是特別高的話,那么這挺重機槍勉強還是可以繼續使用一段時間的。
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和反復試驗,終于等到了射擊梯形水箱內冷卻液完全蒸發光的那一刻。在此之前,大秦精心設計的這款重機槍,經歷了諸多艱難險阻。
它充分運用了公輸劍所傳授的三大物理學定律,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
這款重機槍乃是由公輸劍的得意親傳弟子——馬克主導設計而成,而公輸劍則在一旁悉心協助,并對其進行修改完善。
就這樣,歷經多次失敗與挫折后,他們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款重機槍樣品,并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地加以改進、迭代以及升級優化。
起初,這款重機槍的誕生其實有著一個特殊的緣由。當時,氫氣飛艇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卻缺乏有效的自衛武器裝備。
向問天有一位至交好友,正是公輸劍的三弟子馬克。由于擔憂好友在空中遭遇危險,從而導致其師妹玖兒公主傷心難過,馬克決定地投入到了這款重機槍的研發工作當中。
后來,公輸劍偶然間收到一封來自離石的信件,信中的內容讓她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款重機槍,所蘊含的巨大潛在價值。
原來,大秦國境線綿長遼闊,若僅僅依靠在長城上架設,數量眾多的大炮來防守,顯然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
相比之下,重機槍不僅具有強大的殺傷力,還能夠靈活機動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若是將重機槍、一窩蜂(一種古代多發式火箭武器),以及大炮相互配合起來協同作戰,那么對于守護那些圓形堡壘而言,無疑將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