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長達十天的時間里,韓禮究竟使用了何種說辭,竟然成功地說服了方雄呢?
原來,他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深刻的見解,向方雄詳細闡述了一系列加強喀布爾城的戰略意義,教化蠻夷的重要意義與可行性方案。最終,方雄被徹底被說辭打動,并決定全力支持這一計劃。
于是,教育部開始大力投入教師資源,顯著增強了對喀布爾城的教化力度。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這座城市精心設立了,多所充滿漢文化特色的孔子學堂,旨在將博大精深的漢族文化,廣泛傳播給當地居民,讓蠻夷學會禮義廉恥,忠孝仁勇,天道倫理國家概念。
而在眾多需要接受教化的族群當中,俾路支人更是被特別列為重點對象,得到了更為集中、深入的教育培養,大夏國在剛崛起時,整個王國都信仰明尊教,有了這個民眾基礎,又有大學者費爾南德斯坐鎮喀布爾城,漢化的抵抗力就降低了一大半。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喀布爾城的地位和實力,大量的歸化人口被引入其中。這些新移民帶來了不同的技藝、知識和活力,使得喀布爾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繁榮。
漢化經過一番努力建設,使喀布爾城脫胎換骨,朝著向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方向發展,牢牢矗立在抵御薩珊波斯入侵的最前沿。
對于方雄做出的這一決策,離石內心表示十分認同。畢竟,喀布爾城過去之所以一直備受薩珊波斯的冷落,主要原因便是受到水源條件的嚴重制約展,而且喀布爾城的測繪位置,正處在商路的交岔囗上。
如今這里的水源問題已經得到妥善解決,再加上喀布爾城經歷了大規模的重建與擴建工程,整體面貌早已煥然一新,又可以重新變成商路上重鎮。
雖然強大如大秦帝國,或許仍然看不起這片相對貧瘠的土地,但那些見識短淺的薩珊波斯人,卻未必能夠抵擋住這種誘惑。
就好比原本無人問津的一坨屎,當大秦決定利用它來肥田之后,貪心的薩珊波斯必然會眼紅、嫉妒,進而企圖搶奪過來據為己有,就是一坨屎,薩珊波斯搶來嘗嘗咸淡才有滋味。
相比之下,阿拉伯人對于喀布爾城的興趣則明顯要小得多。他們僅僅希望將這座城市,當作一個臨時的經商驛站,稍作停留后便繼續前行,或是成為傳教的中轉站。
畢竟,真正令他們心馳神往的地方,只有傳說中的大漢,那里是信仰的荒漠,如果能在大漢傳教,那將是夢魅以求的事。
阿拉伯人的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著那近在咫尺的歐巴洲。毆巴洲有影響力巨大的天主教存在,而他們所信奉的真主教和天主教之間,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二者同出一源,宛如一對出自同一父母的親兄弟一般。
因此,如果有人膽敢在喀布爾城對阿拉伯人動手動腳,甚至開戰,打服打怕他們,那么這些阿拉伯人自然而然地,便不會再有繼續東進的心思了。
畢竟,對于阿拉伯人來說,他們真正的后花園可是在廣袤無垠的黑大陸,那里也有信仰基礎,黑人成為羅馬、波斯,阿拉伯人千年的仆人,阿拉伯人已經馴化了黑大陸黑人,阿拉伯人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黑大陸,對大漢只是垂涎其文化和財富,更在意的是商路是否暢通無阻!
離石原本打算將韓禮調離現職,然后讓他的好兄弟胡崇安前來接替韓禮的位置,并著手對人數超編的天竺仆從軍,進行一次大幅度的“瘦身”行動。
然而,當他仔細閱讀完方雄呈上的奏書之后,卻驚訝地發現原來韓禮已經準備開始裁減那天竺仆軍了。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韓禮竟然打算利用俾路支丁級軍,去監視并逐步解除天竺仆從軍的武裝力量。
看到這里,離石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看來看不上天竺人的大有人在。
不過,要是沒有方雄的這份上書呈到眼前,離石根本就不想聽取韓禮的任何意見。畢竟當初是自己主動給予了韓禮這樣難得的機會,但可沒允許他如此肆意妄為地瘋狂擴充軍隊啊!
難不成因為韓禮姓韓,所以他就自以為是當年那位,戰無不勝的兵仙韓信轉世投胎,還妄圖效仿韓信那種“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