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將近一百萬的天竺仆從軍,簡直就是一群只會張著嘴巴吃飯的飯桶而已呀!
難道說離石突然間變成了,一個心懷慈悲的大善人,像個傻子嗎?
想要大發善心去飼養這些天竺人不成?
為了此事,他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特意將大秦這幾年,遭受天災的詳細文書整理出來,專程派人送到了韓禮手中,更是昭告天下:
“從今往后,大秦不再主動對外發動征伐戰爭,暫停開疆拓土。”
因為如今大秦境內已不見胡人的蹤跡,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肅清國內的匪患。
這些文書中的內容重點在于提醒韓禮,自今年起,天竺的食物和各類物資應當優先運往大秦,而非用于供養那些天竺仆從軍。
畢竟這兩年間,大秦境內雖未遭遇洪水泛濫的天災,可也是大雨滂沱,冬季卻是大雪紛飛,極端寒冷的天氣屢屢出現。
更糟糕的是,今年竟然還爆發了嚴重的蝗災,要不是大秦飼養了大量雞鴨,今年就可能糧食顆粒無收,天下太平還要出現饑荒,這還有天理嗎?
好在大秦人口相對較少,已經邁入工業化進程,并提前掌握了從大海中捕撈魚類,獲取食物資源的各種技能。也正因如此,面對老天爺這般接二連三的折騰,大秦才能夠勉強支撐過來。
然而,與大秦相比,南梁可就沒那么幸運了。對于南梁所經歷的種種天災,大秦自然無法坐視不管。僅是接收來自南梁的災民,數量便多達一千多萬之眾。
大秦的這一舉動著實讓南梁惶恐不安,要知道,南梁的總人口或許就在四千萬上下徘徊。可僅僅只是這兩年時間里的天災,就讓南梁損失了一千多萬人口,南梁可是本著寧可自己不救,也不許別人救,只是大秦沒有理會南梁上下的想法。
在這個動蕩不安的大時代里,一場驚天動地的變故,降臨在了南梁這片土地之上。
原本擁有數千萬人口的繁榮國度,如今卻因為種種原因,總人口銳減至只剩下區區三千萬人。然而,這三千萬人中并非全部,都處于南梁朝廷的有效掌控之下,實際上能夠被南梁朝廷完全駕馭,管理的人口僅有大約一千萬而已。
此時此刻,舉族投靠大秦帝國的漢人數量與日俱增。畢竟,秦人與漢人本就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因此他們在選擇歸附時,并不會存在太多心理上的負擔,而且大秦一直宣傳漢民族的概念。
面對如此局勢,南梁皇帝心急如焚,為了解決籌集糧草這個迫在眉睫的難題,他不得不將目光投向那些囤積著大量糧食的寺廟。
于是乎,一場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就此拉開帷幕。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大秦帝國,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變化,并迅速做出應對之策。
為了進一步擴大自身影響力并贏得天下民心,大秦的大臣們紛紛進諫皇帝,懇請其暫時停止對外擴張領土的軍事行動,轉而集中精力將有限的物資節省下來,全力以赴去救助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南梁災民。
一時間,整個大陸風云變幻,各方勢力皆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中奮力掙扎,避免被大秦蠶食。
而大秦更是高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義旗,宣傳漢民族是一個群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