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離石整日在胡楊城中四處游蕩。
這座城市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雖然都是人類,可是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人類,特別是這些人類都是蠻夷,與漢人絕不類同,唯一像文明人的反而是漢人,接下來才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東羅馬人反而不像是文明人。
在這里,不僅能看到來自異域他鄉的商人們,忙碌地交易著各種奇珍異寶,主要是金銀手工制品,像是金杯銀盤,還有東羅人販賣的鉛制酒桶,還能發現那些從南方被流放至此的世家門閥的身影。
這些世家門閥原本在大秦的控制區內聲名狼藉,他們仗著錯綜復雜的關系網,不斷在南方民間散布對大秦統治不利的言論。
尤其是傳播諸如“大秦二世而亡”、“秦皇無后”之類的惡毒謠言,妄圖動搖大秦的根基。盡管這些世家門閥的根基仍在南朝,但由于種種原因,大秦官府不便直接出面處置他們。
然而,大秦的蓋世太保可絕不會心慈手軟之輩。一旦察覺到這些人的不軌行徑,便會迅速展開行動予以打擊,可以刺殺的刺殺,不方便刺殺的賄賂南梁官府,把他們抓起來運送到邊境,逼他們背寫出腦子里的書籍,然后視情況再進行處置。
讓蓋世太保憤恨不已的是,即便這些世家門閥被抓捕歸案,他們寧愿赴死也堅決不肯吐露謠言的真正來源。無奈之下,蓋世太保只得將抓獲的世家門閥,統統流放到大秦邊境地區。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大秦北方,居然還存在著與南方世家門閥,相互勾結的北方豪門。
要知道,自從北方的胡虜被驅逐之后,這些北方豪門仿佛一夜之間銷聲匿跡。但實際上,他們只是藏匿于廣袤無垠的北方大地之中,只顧自己獨自偷生。
在那些偏僻荒涼之處,有幾個規模不大但人員精干的家族悄然蟄伏著,暗中繼續著默默無聞獨自存在發展,這本來是大秦可以容忍的,但他們不該在北方太平之后,冒出來與南方門閥勾聯。
這是在北方獲得太平之后所發生的事情。由于南方梁朝遭遇災荒,大量的災民如潮水般涌入大秦境內。這突如其來的人口洪流,使得大秦的基層官府瞬間感受到壓力倍增,因為他們猛然間發現轄區內的人口數量急劇增多,可官方統計人口數量前后對不上。
然而令人棘手的是,這些漢人皆屬于同一種族,不僅長相相似,就連文化和習俗也幾乎毫無二致。面對如此狀況,基層官員們感到束手無策,根本無從分辨誰是誰。
當后續組織這些災民開展生產勞作的時候,基層官員更是驚訝地發現,自己負責管理的災民,竟然同時還接受著另外一幫人的指揮調度。
而這些人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族長、長者,這無疑觸動了基層官員敏感的神經。對于手中握有的權力的非法組織,他們豈能輕易容忍他人染指權力?
于是,為了解決這個混亂不堪的局面,最初的人口戶籍登記制度應運而生。這樣一來,至少能夠清楚地知曉大秦官府實際管理著多少人口。
但隨之而來的,卻引發了另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江湖勢力開始逐漸興起。其內在原因盤根錯節、極為復雜,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去仔細甄別探究。
此時此刻,蓋世太保的處境同樣艱難。他們目前將主要精力都集中投放在應對國外事務之上,國內所能調動的力量僅僅足夠用于實施抓捕行動而已。
即便是面臨規模稍大一些的民變事件,他們也無力予以有效鎮壓。無奈之下,蓋世太保只得向皇帝緊急請示,并最終決定將那些被抓捕到的世家門閥,統統流放到邊境苦寒之地。
邊境距離大秦那繁榮昌盛、熱鬧非凡的中心地帶,相隔豈止萬里之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