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部通過大規模地推行促銷和平價銷售策略,旨在強有力地推動大秦北方地區,迅速踏上工業化發展的快車道,快速積累起財富,讓跟隨大秦帝國的人,最先享受到工業化的成果。
然而,那些已然蛻變成為資本實業的世家殘存勢力,內心深處實際上對大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因為在大秦統治之下,他們失去了許多曾經擁有的階層特權,大秦要縮小世家與黎民百姓的差距,贏得天下民心,這是世家子所不能忍受的。
尤其是當與南邊的南梁形成鮮明對照時,這種感受愈發強烈。在他們眼中,南梁宛如世家門閥的極樂世界一般美好,人一出生就開始高貴,不用奮斗努力就可以享受一切。
盡管如此,如果讓他們舍棄一切前往南梁,卻又很難達成一致意見。也許這些世家子對于工業化,這一概念并未完全領悟,但對于天下局勢的走向,他們多少還是能夠分辨清楚的,天下大勢在大秦帝國。
畢竟,那些愚蠢而莽撞、不知順應潮流變化的世家子,早已在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甚至連他們自身都快要忘卻這段過往。即便如此,為了謀求生存以及自我保護,他們不得不緊跟大秦變革的步伐,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
在大內務府大力支持之下,他們不惜傾盡全力、砸鍋賣鐵,興辦起了眾多工廠,并給自己冠以“實業家”這個嶄新的名號,以此表明不再響應舊有的號召,不再僅僅依靠從土地中收獲的那點微薄物產來維持生計,要形成新的高效剝削方式。
令人驚嘆不已的是,在創辦工廠后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內,他們所賺取的財富竟然相當于,過去數百年辛苦積攢下來的財富總和!
盡管所賺取的僅僅是一張張薄薄的紙幣,但那依然是一筆令人瞠目結舌的巨額財富,紙幣還可以通過帝國銀行兌換成金塊儲存下來。
此時此刻,北方的那些實業家們,由于對大秦工業化進程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潑天富貴,對于大秦的抵觸情緒已不再像往昔那般強烈與決絕。
不僅如此,他們的內部甚至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分裂態勢。
其中有一小部分實業家緊緊跟隨著大秦帝國前進的步伐,大秦帝國下達的指令,他們無一不是迅速執行、全力配合;然而,絕大部分的實業家卻只一心想要牢牢守護住,自己現有的家業以及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華富貴。
他們既不愿意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更不敢奢求能夠有所突破創新,只求能安于當下這種穩定的狀態便足矣。
而更為極端的則是極少數人,他們竟然還死死地攥著那堆積如山的破舊紙張(紙幣)不放,絲毫不想將其花費出去改造升級工廠設備,只想著人生在世,應該盡情享樂一番,才不枉在這世間走一趟。
要知道,大秦工業化的發展步伐實在是快如閃電,各種新型的設備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接連涌現。
而這些嶄新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如果不能被廣泛地推廣運用起來,就無法持續提升工業化的水平趟,以及發展的速度,為繼續推進工業化提供大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