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內務府風頭無兩,其財富積累之巨甚至超越了,單純依靠印發紙幣獲取財富的方式。畢竟,只要能夠制造出暢銷市場的商品,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豐厚利潤。
眼見內務府財源廣進,那些位于大秦北方的官員以及殘存的世家勢力不禁紅了眼,心中充滿了羨慕和嫉妒。
于是,民間開始四處傳播呼吁人們為大秦帝國盡忠效力、拼死賣命的言論,同時,這些人還不遺余力地四處尋找關系,央求各級官員替他們向內務府求情說好話。
最終,他們提出了一個看似合理實則暗藏玄機的請求——希望內務府能夠將名下所屬的工廠以平價出售給他們。
這件事情很快便在政事堂內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各方觀點相持不下。而時任財政部輔相的春花,出人意料地站在了支持平價賣出工廠的一方。
值得一提的是,春花曾經擔任過內務府的大總管一職,對于其中的種種內幕可謂了如指掌。
她如今的立場轉變究竟是出于何種考量?
這場關于工廠歸屬權的爭奪戰將如何收場?
一切皆處于未知之態,這種撲朔迷離的局勢使得持有反對意見的輔相產生了誤解。他們誤以為這竟然是皇帝的旨意,于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最終還是同意了此項提議。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內務府前腳剛剛將那些陳舊的工廠出售出去之后,內務府緊接著便迅速地利用這筆售賣所得的資金,在南方開始大規模地興建起嶄新的工廠來。
而且,在這些新建的廠房之中,全面啟用了先進的蒸汽新機器,以此取代以往那些老舊過時的設備。
如此一來,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幅度的提升,較之前相比足足提高了百余倍之多!
正因如此,大秦的市場上所供應的商品種類和樣式,也隨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相較于過去增加了十數倍不止。
這些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的新增產品,猶如一股強大的動力源泉,推動著整個市場逐漸走向繁榮昌盛,市場繁榮起來,紙幣的流通速度加快,工業化迭代的資本,就積累起來越快。
由于有了更多可供比較和挑選的對象,消費者擁有了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貨比三家只買最便宜的,這是普通人的想法。而這樣的變化也使得原本僅僅只認可秦紙幣的市場,開始展現出堅如磐石般的穩定態勢,進而有力地支撐住了紙幣本身所具有的信用度。
隨著時間的飛速推移,紙幣的信用得以成功樹立起來,并逐漸深入人心,真正意義上地演變成了人們心目中貨真價實的貨幣。
直到這時,離石方才修書一封寄與賈宜生,告知對方可以憑借紙幣作為堅實的后盾,正式開啟在經濟領域統一北方的宏偉征程,積累夠經驗后,再擴展到南方,率先用商戰統一南方,統一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