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并沒有過多地去宣揚自己的功績,也沒有指責任何一個人,以功績來標榜自己的高尚。
他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像一位低調的智者仁者,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身后主人是如何心系天下蒼生,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改變天下人的思想。
然而,隨著北方識字的漢人越來越多,信息的交流傳遞變得越來越快,范圍也越來越大,信息獲取量越來越多。
那些讀報的普通人,無論是在熱鬧的茶館里,還是在寧靜的小巷中,很快就聚在一起閑聊起來。他們手中拿著報紙,興奮地談論著內務府的這些舉措,普通人終于有了可以交流信息的平臺,也可以通過報紙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人活著的意義,要追求什么,能享受什么,以及錢如何掙。
有的人對壓縮干糧贊不絕口,回憶著它給自己生活帶來的便利;有的人對高品商品降價表示驚喜,盤算著自己終于可以購買到心儀已久的物品;還有的人對秦紙幣與工業化的關系進行著深入的探討,仿佛在探尋著時代發展的奧秘,探討大秦與門閥的商戰,最后誰會勝利、誰會得利,大秦廢奴令對自己今后生活的影響。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而和諧,仿佛在這場小小的交流中,看到了漁翁得利的機會,也就猜測到了內務府這次平價出售商品的原因,既然生產出來的商品,就是為販賣獲利的,而且商品一旦平價傾銷,自己的手里的紙幣不僅能買到更多商品,可以選擇的余地也變多了,特別是工人群體,在得知買平價商品,不但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過的更好,還可以讓手里的紙幣升值,讓錢更值錢,這樣在工人的帶頭下,大量消耗型商品,如香皂、肥皂、廁紙等等商品,讓消費者搶購一空,量大就會有利潤,而且官僚階層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紙幣升值讓他們手中的錢更經花了,俸祿的購買力更堅挺了。
在這風云變幻的局勢之中,接下來的舞臺便輪到官府正式登場了。這一次,資本家們的所作所為可謂是徹底激怒了官僚階層。
在大是大非的關鍵問題上,他們做出了極其愚蠢且短視的舉動,竟然背刺了官僚階層。他們妄圖廢除紙幣,這簡直就是一場瘋狂且危險的鬧劇。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官府對民間的掌控力度遠超歷朝歷代。這是無數先輩們歷經艱難險阻,通過不斷地改革與完善,獨立的官僚階層才達到了目前的局面。
倘若真的讓那些守舊勢力得逞,讓紙幣廢除,那整個經濟秩序必將陷入混亂。而官僚階層也必將為自己的疏忽大意付出慘痛的代價。
畢竟,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經濟利益的沖突是如此的尖銳,任何看似堅固的關系在這種沖擊下都經不起折騰,就如同脆弱的紙糊燈籠,輕輕一戳便會破碎。
賈宜生,這位在官場中有著卓越見識和果斷決策力的官員,在察覺到資本家們的惡劣行徑后,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深知,如果不及時采取強硬措施,整個局勢將會失控,好不容易獨立起來的官僚階層,可能又要重新依附世家門閥。于是,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官府,對所有參與廢除紙幣事件的商家進行嚴厲制裁。
首先,官府停止對這些商家提供平價的原材料。要知道,在工業生產中,原材料就如同人體的血液一般至關重要。
沒有了平價的原材料供應,這些商家生產線就如同無源之水,必將陷入困境。那些參與廢除紙幣事件的商家,原本以為可以憑借自己的勢力讓陰謀得逞,卻沒想到賈宜生會如此果斷地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