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今這鐵船雖然性能優越,卻面臨著銷售的困境。放眼望去,有能力且愿意購買鐵船的商家實在是少之又少,不是大秦不愿意出售,而是沒有人能夠賣買的起,即使買的起也養不起。
目前能買得起鐵船的,主要就是內務府和官府。內務府財大氣粗,為了滿足皇家對于各類物資的需求,時常會購置一些鐵船用于運輸或是特殊用途。
而官府則是從戰略和民生等多方面考慮,會采購鐵船來加強海防、促進漁業發展等。除了他們之外,南方有一些與官府有著良好合作關系的海商,也能少量購買一些中型捕魚船,還是更新迭代后的二手船,船廠打骨折價才賣給海商。
這些海商在海上摸爬滾打多年,深知一艘好船對于他們生意的重要性。中型捕魚船雖然比不上大型遠海捕魚船那般龐大,但對于他們來說,也足以讓他們在近海和稍遠一些的海域捕獲更多的魚貨,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
在整個用鐵的格局中,軍方無疑是官府冶鐵廠最大的用戶。
他們對鐵的需求如同無底洞一般,從打造鋒利的刀劍,到鑄造堅固的盔甲,再到制造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每一樣都離不開鐵。軍方的需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引擎,推動著官府冶鐵廠日夜不停地運轉。
此時,有一個人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決策點上。他敏銳地察覺到,南方正陷入一場激烈的商戰之中。
這場商戰就像是一場暴風雨,各種勢力在其中相互碰撞、廝殺。而他則打算利用這場商戰的間隙,將自己的精力從這場局部的紛爭中抽離出來,轉而放到整體商業的布局上。
他心中有著一幅宏偉的藍圖,他想要構建一個龐大而有序的商業體系,讓各類商品在這個體系中順暢地流通,讓各個行業都能蓬勃發展。
他深知,只有從整體上進行規劃和布局,才能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培養適應工業化的下一代工人更是當務之急。在這個時代,工業化的浪潮正洶涌而來,傳統的手工業模式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他需要一批懂得新技術、新方法的工人,來推動各個產業的升級和發展。這些工人就像是一顆顆種子,只要給予他們合適的土壤和環境,就能成長為支撐整個工業化進程的參天大樹。
但是,教育普及這件事卻讓他犯了難。如果讓內務府出頭去辦,實在是名不正言不順。內務府本是負責皇家事務的機構,讓它來操辦全國的教育普及事宜,就像是讓一個廚師去做醫生的工作,顯得不倫不類。
而且,他心中也有著更深層次的擔憂。如果真的讓內務府把教育普及的事情全權包攬,那么內務府的權力必然會進一步擴大。長此以往,難道真要讓內務府把大秦政務堂架空嗎?
大秦政務堂是國家政務的核心機構,它承擔著治理國家、制定政策等重要職責。一旦被內務府架空,國家的政治平衡將會被打破,整個國家的發展也可能會陷入混亂。
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他必須要慎重考慮,尋找一個更加合適的方案來推動教育普及這件大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