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重新建國后,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勢和巨大的困難,但即便如此,大秦依然決定開始了繁雜的重建工作,對各種資料典籍進行收集、整理、編撰。
在蓋世太保的嚴密偵察下,一個驚人的事實被揭露出來:自從鮮卑奴禍亂神州以來,數百年間,他們的人口竟然增長了六百多萬,還衍生了許多新的奴隸制小部落,活動范圍更是遍布邊疆!
這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震驚了天下所有人,對于已經熟悉慣了數字統計、對比的方式來看待事情發展,預估可能出現的事情發展軌跡的大秦人來說,數宇背后能推導出許多過程,數字統計對大秦帝國官員來說尤為刺眼,一個游牧民族能在生產力低下的時期,人口數量卻增加了數百倍,這其中蘊含的道理無論如何講不通。
要知道,鮮卑奴在沒有內附東漢之前,鮮卑奴不過是一幫人口剛剛過百萬的野人游牧部落,牧民生活極度貧困嬰兒出生率非常的低下。
然而,如今他們的人口卻突破了千萬之數,這意味著什么呢?
這意味著每一個鮮卑奴,都可能曾經吃過北方的漢人,鮮卑奴又不會耕種,只會放牧牛羊和搶劫,牛羊馬匹數量沒有增加,人口數量卻增長了,難道鮮卑奴的食物是憑空變出來的?
在這漫長而黑暗的數百年里,北方的漢人遭受了無窮無盡的苦難,而世家門閥卻對此無動于衷。他們沒有絲毫北上收復家園故土、解救自己族人的念頭,反而選擇蝸居在南方,一心只顧著壯大自己的私人勢力。
這些世家門閥將原本應該用于北伐、拯救同族的青壯勞力,變成了自己的部曲,用來擴充勢力。不僅如此,他們還利用這些部曲圈占了大量的良田,霸占了原本開墾好的土地,使得流民無處可去,流民沒有農具無法開墾荒地,即使開墾出良田,也會被世家門閥吞噬掉。
更令人憤慨的是,在世家門閥的配合下,五胡得以脅迫西晉王朝更改國號,將華夏族群的歷史篡改得面目全非。
自西晉開始的王朝,不再是統一的政權,而是像諸侯國一樣的藩國,四分五裂,混亂不堪,天下人只是勉強的活著。
而這些番國又是門閥又想當皇帝的,這里面沒有陰謀嗎?
七姓門閥難道真的要恢復戰國時期那七個諸侯國的局面嗎?
遙想當年,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起強大的秦王朝,他果斷地廢除了七國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消除了各個諸侯國發展出來的各種理論,統一思想建立大一統帝國,將趙人、魏人、楚人、韓人等七國人統一稱為秦人,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焚書坑儒統一思想,為漢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礎。
然而,好景不長,六國貴族趁始皇帝駕崩、秦二世昏庸無能之機,勾結趙高,指鹿為馬,禍亂朝綱,引發了天怒人怨。
最終,天下世家門閥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統治。令人驚訝的是,這場推翻秦朝的主力軍竟然是平民,但領導他們的卻是六國王公貴族。這實在是一件咄咄怪事!
若非漢人底層又涌現出一位漢高祖劉邦,恐怕今日之天下,又會重回那四分五裂的混亂局面。
正是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和對豪門世家的打壓,才使得漢人這個稱呼得以重新確立。
只可惜,始皇帝尚未來得及穩固天下,便被六國貴族的余孽所推翻。若是秦朝能夠延續四百年,那么天下或許就會成為秦族人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