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御史在《大公報》上刊登的內容,其意義遠非表面那么簡單,更多的是拋出問題尋找答案,引起更多的人去獨立思考,去尋找答案。
御史臺作為秦皇的喉舌,其所發表的言論必然經過了秦皇的認可。這意味著王御史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承載著秦皇的意志和權威,其份量自然非同小可。
此次《大公報》所傳達的核心信息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一理念的提出,無疑是對傳統“家天下”觀念的一種突破和拓展,要說明天下漢人是一家,這個天下也包括你、我、他。
它強調了天下并非某一家族或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屬于全體族群的共同財富。皇帝雖然在族群中擁有最強的能力和地位,但他并非是絕對的主宰,而是被天道所選中的代言人,其職責是帶領族群建立一個大同社會,一個天下人共同歸屬的龐大帝國。
然而,如果有一天皇帝背離了族群的利益,無法有效地帶領族人建設大同社會,那么漢民族便有權群起而攻之,推翻皇帝的統治,并重新推舉一位能夠德行能力勝任天下共主之位的人來領導族群,繼續追求大同社會的崇高理想。
當前的天下共主正是大秦,因為大秦成功地驅逐了五胡,使天下漢人得以重歸太平,這是天道做出來的選擇。
作為天下共主的大秦皇帝,接下來不僅要對迫害漢人的豪門世家和門閥進行清算,還要對晉朝皇室追究責任,還要將那些吃里扒外的門閥世家繩之以法,以維護族群的公正和團結。
罪輕者驅逐出漢人族群,罪重者開除族籍然后公開處極刑,這對于一個家族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懲罰。
而身為漢民族的新任族長,秦皇所肩負的責任可謂重大。他不僅需要清理族群中的蠧蟲,維護族內的正常秩序,還要積極謀求族群的發展,關心和照顧族內大多數人的利益,涵蓋了安危、生存狀況以及生存空間等多個方面。
這不僅僅是對族群進行一次簡單的整頓,更是為了族群未來的長遠發展所做的規劃。通過這樣的舉措,秦皇獲得了更大的權力,觸手和影響力滲透進社會底層的方方面面,可以公開證據,將那些吃里扒外的豪門世家和門閥,以漢民族族長的名義驅逐出漢民族群體。
任何與這些人有說不清道不明往來關系的人,同樣也會被驅逐出漢民族這個族群。一旦被驅逐出族群,他們就會被視為叛徒和無籍流民。而流民的悲慘境遇,許多南方流民最有發言權。到那時,恐怕就沒有多少人,敢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去幫助那些門閥了。
從今以后,族中事務將發生重大變化。最重要的事務將會被刊登在《大公報》上,這意味著天下漢民族的每個人都有機會了解到族群內部的情況以及天下大勢。這樣的舉措,不僅能夠讓族群成員更加了解彼此,還能讓天下人監督大秦官府的運作模式,確保官府的公正性與透明性。
這種言論一經登報,就像一陣颶風一樣,迅速從福陵城傳遍了天下。然而,對于北方的漢人來說,他們的感觸并沒有那么大。因為他們早已身處于這個環境之中,對于族群的變革和官府的運作有著更為直接的體驗。
北方漢人最為關心的問題,是何時開始清算北方人遭受苦難的幫兇。畢竟,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的父輩及祖上曾經遭受過五胡的屠戮,每個人都與胡虜有著血債,他們相信大秦帝國不丟放過五胡,可他們同樣恨那些有能力不營救同袍的幫兇。
他們堅信大秦一定會為他們報仇雪恨,而且大秦帝國是以記仇和護短而聞名天下。
如今,大秦在報紙上刊登消息,稱早已將五胡圍困起來,只是由于大秦人口較少,需要等待時機成熟,不能讓五胡逃竄隱匿起來。
這讓北方漢人看到了希望,他們知道大秦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現在這個時機終于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