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位于南梁建康城的近郊,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扼守著這座繁華都市,是進入建康城的唯一官道。
而在壽縣城外,有一座氣勢恢宏的石磯堡,它宛如一頭盤踞在關隘要道上的巨獸,扼守著通往建康城的必經之路。
這座石磯堡規模龐大,不僅城墻高聳,堡壘堅固,而且內部設施完備,屯駐著五萬南梁精銳的護衛軍。這些士兵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是南梁皇朝的重要武裝力量。
而負責鎮守這座軍事要塞的將領,正是侯景。侯景并非出身名門望族,他原本不姓侯,而是羯族人,其父羯族人已不可考證,其母是漢家女,被羯人擄為奴,生下候景后因產后血崩而亡。他的身世頗為坎坷,早年被海盜劫掠,淪為奴隸,后幾經輾轉,最終被大齊邊將侯方域所收容留。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侯方域竟然將侯景收為義子,并賜予他漢姓。從此,侯景便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和名字。
然而,侯景并非一個安分守己之人。他背叛了大齊,轉頭投靠了南梁的蕭衍。蕭衍見他是胡人,又沒有門閥世家作為依靠,其父侯方域已死,便認為他易于控制,于是生出重用侯景的念頭,可是又受到皇室宗親的忌憚,他們聯合起來阻止蕭衍重用候景,讓候景。輿論一起一直得不到重用。
就這樣,侯景獨率護衛軍鎮守石磯堡,成為了南梁的重要將領。剛開始,侯景還能安分守己,履行自己的職責。但隨著大秦的強勢崛起和不斷滲透,侯景的內心卻越來越不安。
他并非懼怕南梁,也并非畏懼那些世家門閥,而是對大秦充滿了恐懼。自從大秦崛起之后,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擴張野心,讓侯景深感自己的處境岌岌可危。
他對大秦的發展異常關注,這其中緣由頗為復雜。原來,候景并非如世人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在年幼時被海盜劫掠為奴。事實上,他在年幼時就曾參與過羯胡對漢人的大屠殺。
在那場血腥的屠殺中,候景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好勇斗狠。然而,正是這種性格使他與同族發生了激烈的爭斗。最終,他被羯胡族人打斷了腿骨,從此無法再騎馬劫掠。
值得一提的是,候景的身世頗為特殊。他的父親是羯人,而母親卻是一個漢家女。這種混血的身份使得他的面容更偏向漢人一些,不像羯胡長相那樣粗野。也正因如此,他在羯胡中自小就遭受著欺壓。
盡管他的父親盡力保護他,但在那樣惡劣的大環境下,他所能給予兒子的也僅僅是基本的生存食物而已,其他方面的支持則相當有限。更不幸的是,自從候景母親因生他而亡,他的父親在與族人爭斗去世后,他自己也被別的羯胡搶走了。
失去了父親的庇護,候景在與同族的爭斗中變得更加艱難。最終,他被同族弄斷了大腿骨,這一傷勢對他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僅如此,他還因為殘疾而被羯胡嫌棄,最終被驅逐出了羯族。
走投無路的侯景,想到利用自己漢人長相的優勢,試圖混入南方去看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幸運地被黃河水師偏將候方域的手下所救。而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在這個時候碰見了候方域本人。
話說那時候,候方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誤將一個人認作是南逃的漢人。而且,這個人長得英武不凡,相貌堂堂,讓候方域心生喜愛。于是,他便將這個人收為了假子。
然而,候景的性情卻完全是羯胡的本質,根本不可能被教化。盡管他學會了練兵治軍的方法,但候方域經常與北方的羯胡對峙,對羯胡有著深入的研究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