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候方域逐漸發現候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像個人,但實際上內心卻如同野獸一般,真正的人面獸心。
就在侯方域猶豫不決,考慮是否應該提前下手除掉候景這個隱患的時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候景竟然搶先一步,暗中下毒,將候方域毒死了。
而此時,大齊境內蕭氏門閥的勢力逐漸壯大,嚴重威脅到了原來司馬氏的統治地位。
司馬皇帝為了應對這一局勢,緊急調動了江南水師,前往沿海清州,企圖截擊蕭氏門閥的崛起,阻止他們借助海貿繼續積累財富,最終起兵造反,取代大齊司馬氏的統治。
也正是因為大齊的這一緊急調動,使得候景得以順利地掩蓋了候方域的真正死因。
不僅如此,由于候景是候方域的假子,身份地位起點有些高,還繼承了候方域的副將官爵,一下子躍升成為貴族階層中的一員。
而侯景呢,這個家伙完全就是靠著他那狠辣兇殘的本性,在清州這地方剿滅海匪闖出了名堂,以手段毒辣六親不認讓人聞風喪膽。
可誰能想到呢,大齊居然看走了眼,錯把這么個惡魔當成了寶,結果可倒好,大齊皇朝的皇帝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養賊自重,最終導致亡國,讓蕭衍得以篡位成功。
侯景加入大齊水師之后,更是如魚得水。他那吃過人的硬心腸,再加上生性兇殘好殺、折騰人的手段層出不窮,把那些沒見過什么大世面的手下們嚇得服服帖帖的。
就這樣,侯景很快就因為戰功卓著,被提拔成了水軍統領。
按理說呢,侯景這時候應該全心全意地去截堵蕭氏的海貿崛起才對。可誰知道呢,這家伙居然和蕭氏勾結在了一起,還合伙做起了生意!
更過分的是,他居然把大齊的許多軍情和各地兵力分布圖都賣給了蕭氏,這可是準備造反的蕭氏夢寐以求的東西啊!
蕭氏也不是傻子,當然不會輕易相信侯景。他們對侯景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探和考驗,而侯景呢,也確實有兩把刷子,每次都能順利通過。
最后,蕭氏利用自己的關系和人脈,成功地把侯景運作到了一個更高、更關鍵的職位上——建康城南城將軍。這下可好,侯景一下子掌握了進入建康城的城門,這可是個至關重要的位置啊!
這也是蕭衍造反時,可以憑借著少量精銳騎兵,幾乎是以兵不血刃的代價,帶兵攻入皇宮,最后為了安定人心,只殺了皇帝一人,而沒有進行大清洗,順利短期建立了南梁皇朝,侯景也因其出名,才致使羯胡血脈暴露。
誰知蕭衍只是迫于朝廷內部壓力,將候景趕出建康城,而蕭衍出于個人感情,又對候景進行補償,將他升至單字將軍,還讓其駐守咽喉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