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秦目前無需過多關注那些化外蠻夷,而是應該將精力集中在國內建設上。
秦皇閱讀了秦坊的密奏后,毫不猶豫地在《大秦時報》上,公布了止戰剿匪令。這一舉動讓秦坊深刻認識到,秦墨在秦皇心中的地位絕對能夠排入前三。
畢竟,以秦皇多疑小氣的性格,如果不是對秦墨極為信任和重視,恐怕會胡猜亂想,從而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秦墨的主張一直是以秦人優先,如今更是進一步升級為漢人優先,并兼顧公平原則。
此外,秦墨還有一個獨特的天賦本領,那就是他們熱衷于組織和實施十萬人以上的大型工程。每一名秦墨工匠都具備成為一名合格項目經理的能力,而大匠更是相當于高等工程師的存在,能輕松組織協調百萬人以上的超大型工程。
大秦所推行的棋盤計劃,動用了二百多萬名工人,而這一龐大工程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數千名秦墨工匠的精心管理,從來沒有因管理問題而鬧出民亂。他們將這二百多萬人而,分層分級劃分成四個大型施工隊,再將大型施工隊再劃分成上百個中型施工隊,每個中型施工隊再細分成上千個小型施工隊,小型施工隊再分細分成隊、伍,每伍百人,每隊十伍,把他們組織得井井有條,責任到了個人,使得工程得以高效推進。
在施工過程中,傷亡人數被嚴格控制在數百人之內,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成就。許多官員培訓班甚至特聘工匠去講授管理經驗,以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和高效。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如今大秦一半的鋼鐵和煤炭產量都被棋盤計劃所消耗,另一半則由武器裝備占據著,武器裝備不直接帶來財富,金銀弄多了,只是一堆一饑不能食,渴不能飲的重金屬,并不能直接變現成食物,變成普通人需要的日用品。
軍工武器銷售,剛開始還能換回大量金銀,可是大秦很快發現,同圍只有自己最富有,只有自己認為黃金有價值,周圍一圈都是野人,連錢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說金銀了,一個連冶煉青銅器都不會的野人,你還能期望,野人使用黃金做買賣?
這一計劃起初確實對軍方有著巨大的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逐漸浮現。
盡管大量的武器被制造出來,但由于技術的迭代速度過快,這些武器已經無法換回投入的成本。
原本,乃蠻帝國的買單曾支撐著軍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壯大。然而,大秦的軍工技術進步如此之快,以至于最新的武器無法出售,而老式的冷兵器消耗量又非常有限,乃蠻人也變得非常節儉,學會了自己維修武器裝備。
為了研制秦皇所描繪的新型武器,軍工產業不得不拼命投入資金,這使得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下滑形勢,當務之急是要擴大消費市場。只有通過開展更大規模的工程,培養更多的工人,并讓他們通過勞動富裕起來,才能用他們賺到的錢來購買剩余工業產品,從而緩解經濟壓力,避免經濟崩潰的發生。
大秦帝國工業化的便利,要更讓全部漢人享受到,而不是將好東西優先給野人享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