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候景對大秦的軍事實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他對自己能否守住建康城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候景開始考慮是否要帶上自己的心腹軍隊,撤回壽縣在那里繼續與大秦對峙,等著有貴人相助,幫他運作讓大秦招降侯景。
畢竟,壽縣的所有防御工事都是用大秦的水泥澆筑而成的,應該能夠抵擋住大秦蓋世太保新式武器的攻擊。然而,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新的情況出現了。
從江州起兵救援蕭衍的王僧辯,以及從閩越起兵救援蕭衍的陳霸先,在郢州會合后,一同向建康進發。他們的聯軍氣勢洶洶,似乎志在必得。然而,當他們行至湘州時,卻遭到了青龍會的阻攔。
原來,在湘州有大秦的工廠區,這里收留了大約八百萬因躲避戰亂而流離失所的流民。這些流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對南朝軍隊充滿了恐懼,而且歷朝歷代的官軍紀律性都不好。
他們深知亂世中的官兵如土匪一般,毫無紀律可言,因此對王僧辯和陳霸先的軍隊心存忌憚和恐懼。
然而,大秦雖然并未在湘州派遣軍隊駐守,但流民們卻依舊感到心安。這是因為他們深知,即使沒有軍隊的直接保護,大秦也有足夠的實力來維護這片土地的安寧,更有能力保護慌恐的流民遠離兵災。
此時此刻,如果有救援蕭衍的軍隊途經湘州,那么極有可能引發民亂。畢竟,這些流民們剛剛經歷了動蕩和流離失所,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恐懼,對南梁軍兵更是不信任。
因為他們變成家破人亡的流民,正是南梁官兵所為,如若讓流民見到南梁官兵,極有可能會被流民攻擊,因為青龍會已經在流民群體中,已經宣傳了漢民族群體意識,在灌輸了漢民族意識的流民,已經極具攻擊意識,在群體壯膽之下,上百萬流民,要吞噬二十多萬南梁軍隊,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旦軍隊的行動引起了他們的恐慌,做出應激反應,那時局面恐怕會變得難以控制。
對于青龍會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他們不僅要考慮如何應對可能發生的民亂,還要向內務府交代清楚情況,大秦帝國最講究權、責、利,惹出麻煩那可是要追究責任。
畢竟,青龍會作為一個組織,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更重要的是,這些流民中的大部分人都將通過海路被運往東北平原。那里是白起實際控制的區域,所有的基礎設施都已經建設完備。現在,所欠缺的僅僅是一群能夠安心種地、進廠做工的漢族人群體。
因此,為了確保流民們能夠順利抵達東北平原,青龍會絕對不能讓聯軍從湘州直接抵達建康。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可能引發的民亂,還能保證流民們安全運輸到東北平原,從而充實東北平原的人口結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