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候景率領叛軍返回壽縣的漫長路途中,蕭衍在自殺未遂后,又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絕食自盡。
然而,負責監控他行為的叛軍守衛卻因為疏忽大意,讓蕭衍得以乘坐皇帝專屬的、帶有帷幕簾的馬車躲過了監控,而監視蕭衍的叛軍守衛自己卻只能步行跟隨。
這些守衛心中本就對這種不公平待遇心懷不滿,再加上長途跋涉帶來的疲憊不堪,使得他們根本無暇顧及蕭衍是否進食。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抵達壽縣時,守衛們才突然想起要讓蕭衍下車活動。
當他們揭開馬車帷幕簾時,卻驚異地發現蕭衍已經餓得奄奄一息,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守衛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匆忙將蕭衍瀕死的消息上報給候景。
候景見到蕭衍那副慘狀,確認他確實命不久矣,對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瞬間失去了興趣。他冰冷地下令,用白綾將只剩下最后一口氣的蕭衍活活勒死,給蕭衍留個體面,也為自己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然后命手下隨意挖個坑把蕭衍尸體掩埋掉。
侯景之所以如此殘忍地對待蕭衍,不僅僅是因為他對蕭衍個人的厭惡,更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羞辱漢人。在他看來,叛軍就應該有叛軍的樣子,而殺死一個漢人皇帝,才算是一個真正合格的叛軍。
事實上,當初候景攻入建康城時,心中本就懷揣著當皇帝的野心。然而,大秦驛丞護衛隊的強大武器讓他的美夢破滅,這無疑給他的心頭留下了深深的陰影和憤恨。
讓他腦子清醒了一下,這才沒有圍殺蕭衍,只是把蕭衍困住在臺城,打算將蕭衍當作投靠大秦的手信,用蕭衍來換取日后的榮華富貴。然而,隨著他離開建康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有一天,候景收到了一份神秘使者送來的大秦報紙。這份報紙對候景來說并不陌生,因為他來到漢地已有十來年,期間他勤奮學習漢字,對各類書籍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門閥收藏的兵書戰策,更是讓他愛不釋手爛熟于心。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他的兵法運用越發嫻熟,神鬼莫測,這也使得他在南梁官場聲名鵲起。
因此,閱讀白話文的《文史報》對他來說并非難事。當他翻開報紙,目光落在其中一篇文章上時,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文章中竟然揭露了他是羯族人的事實!
原本,候景對于自己的身份并不十分在意。他在南梁官場中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謀略,一路混的風生水起,并未因種族問題而受到過多的困擾。然而,這篇文章卻讓他感到有些不安。
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文章中還提到,現在南、北的漢人都屬于同一個族群,而現在要在漢民族群體內部清查漢奸,在南方清查混進族群里的胡虜。
雖然文章并沒有明確說明清查出來后會如何處置,但候景總覺得這其中隱藏著某種潛在的威脅。
說的混入漢民族族群里的胡虜,毫無疑問指的就是他侯景。而所謂的漢奸,顯然是指給他送報紙神秘使者背后的勢力。候景心里跟明鏡兒似的,他可沒那么傻,他知道這是神秘使者背后的勢力在向他發出警告。
這警告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告訴他大秦很有可能會對他下狠手。不僅如此,這也是在告誡他,如果大秦接納了他,他絕對不能胡言亂語,更不能把幕后的勢力給供出來。
正是基于這樣的猜測,候景對蕭衍瞬間就失去了投降大秦帝國的興趣。他開始懷疑起蕭衍來,心想這蕭衍剛出建城,怎么就突然要絕食自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