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在這三天里,仿佛與世隔絕一般,將自己完全沉浸在對大秦律的研讀之中,一邊讀一邊學。
他每天都會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后,便會在那間靜室里學習。靜室房間里,擺放著一張古樸的書桌,書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本厚厚的大秦律法條文書合訂本。
他輕輕地坐在書桌前,打開那本合訂本,然后逐字逐句地研讀起來。他的目光專注而認真,仿佛要將每一個字都刻印在腦海里。與此同時,他還會動手書寫讀書筆記,將自己對大秦律的感悟和理解一一記錄下來。
他的這種學習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前來送飯給他老三贏禧。贏禧看到父親如此勤奮好學,也不禁被激發起了學習的熱情。于是,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不去城堡里與小伙伴們玩耍,而是跑到靜室里,陪著離石一起學習大秦律。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會互相交流討論,還會對律法產生的效果進行深入的探討。剛開始的時候,贏禧這么做或許還有一些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地被大秦律的魅力所吸引,更是喜歡上與父親一起平等學習、交流,真正地學進去了。
然而,由于贏禧對律法的理解還存在一些偏差,他時常會向爹爹提出一些疑問。而離石在學習秦律之前,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法盲。于是,父子倆便開始一起交流學習心得,共同探討律法的奧義。
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不僅讓早慧的贏禧沉迷其中,更是讓他真正地愛上了這種學習方式。可惜的是,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不過離石向兒子保證,祭祖結束后,父子倆依然可以繼續這樣的學習,還把他寫的讀書筆記送給贏禧。
這些讀書筆記不僅僅是離石個人的學習心得,更是他為贏氏家族未來的發展所做的精心準備。他深知,這些知識對于贏氏家族的子女來說,將會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將這些讀書筆記整理后添加進贏氏家訓中,讓后代們能夠學習到這些跨時代的知識,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家族的事業。
離石明白,世家之所以能夠延續壯大,正是因為這種傳、幫、帶的方式,不斷積累家族的底蘊。如今他自己也有了子女,自然要為贏氏家族的未來考慮。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族培養出更多有見識、有才華的后人。
在這個時代,大秦的經濟基礎已經有了與之相匹配的生產方式,生產力也足以支撐起郡縣制和法家的管理方式。而紙張、印刷術、交通方式以及信息傳遞方式的變革,更是極大地降低了法家管理方式的實施成本。離石在學習筆記上詳細地記錄下自己的這些感悟,他深知這些都是時代進步的體現,也是家族發展的重要機遇。
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和書寫,離石的手已經有些發酸。他停下手中的筆,緩緩站起身來,活動一下那因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變得有些僵硬的身體。
然后,他踱步到靜室的窗邊,推開窗戶,讓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稍稍緩解一下身體的疲勞,然后拉著兒子一起互動,在靜室里打起了太極拳。
祭祖前的準備工作非常的繁瑣,先是凈身洗面沐浴齋戒,用香薰身體和衣物,還要熟練背誦祖先事跡,然后靜心寫下自己今后發展家族的計劃,用祭表書寫已經完成的事跡,林林總總非常繁瑣,有點像后世的工作報告,要把工作計劃、工作成績、工作經驗都寫在祭表上,然后在祭祖寸將祭表燒給祖宗,讓祖宗覺得子孫后代有出息,祖先的血脈在人世間正在不停壯大。
子孫后代在人間的力量越強大,那么他們祭祀祖宗時所準備的祭品就能夠源源不斷地供應,并且可以保持千秋萬代的祭祀下去。離石心中暗自思忖,他總覺得古人祭祀祖先的方式與后世給先人送寒衣頗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