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若不是大著個肚子不方便,她都想跟著一起擠長途汽車回去看看了。
總覺得這個文菊與高思文的文菊是有關聯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文菊與小羅的婚事肯定會受阻的。
但是,如果不是呢?
所以她一時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給他們說說,以備不時之需。
突然杜紅英有了主意。
“你們等等,我先寫封信給我爹娘,你們如果真到了我們鎮上可以先找我娘再去辦其他的事兒。”
信中,杜紅英說了自己的情況,然后話鋒一轉,將眼前的文菊與高思文家那個的關系說了個明明白白。
另外,又寫了一封給小羅的信。
如果真的到了通安村了,那這封信就是給小羅支招了。
將信寫好后封了口子,請小羅拿著交捎給自己的爹娘。
“記住了啊,如果有緣到我們村一定先找我爹娘,我爹做的菜可好吃了,我娘炒的那些冷吃兔幫我多帶點回來,我饞得厲害。”
“好好好,我們回去只是扯一個證,時間充裕得很,一定去拜訪叔和嬸,也去蹭一頓好吃的。”
坐了汽車坐火車,坐了火車轉汽車,再轉汽車。
在縣城坐上了回文家場的最后一班汽車時,文菊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累了吧?”
羅成很心疼她:“還有多久能到?”
“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左右。”文菊看著身邊坐著的男人心里甜蜜得很,從此以后,她的旅途不再孤單,將會有一個人與她攜手前行。
這個男人長得高大帥氣,雖然之前沒什么文化,但是經過自己的強化訓練已經有考上大學的潛質了。
自己的男人自己親手改造,這份驕傲只有文菊能懂。
“那你閉上眼睛休息休息。”
“不用,我不累。”
真的,比起在黑河的日日夜夜,這些壓根兒不算什么的。
在黑河的日子自己就像是一只瓶子里的蒼蠅,看得見光明卻沒有未來。
身邊很多人熬不下去了,有嫁給當地人的,有嫁給同是知青的,自己將他們看成是抱團取暖共渡那艱苦的歲月。
文菊倒好,因為她知道自己從來都是一個人。
沒想過依靠誰。
以前是,現在是,以后依然是。
所以,她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苦和累。
在發現新來的鄰居什么都不會后,文菊主動去幫忙。
慢慢的,那對夫妻將文菊當成了親妹妹一般的疼。
知道她愛看書,就將自己偷偷藏起來的書給她看;知道她曾經讀書很厲害,有一個考大學的夢,就鼓勵她不要放棄。
而且夫妻倆還輪番上陣教導她的高中的各科知識。
夫妻倆告訴她,堅持就是勝利,如果一開始就放棄了,再真正的再也沒有未來了。
這么多年,白老師夫妻倆就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了。
慢慢的她都快忘了故鄉的東家嬸子一家人了。
結果突然有一天,他們來信找關系讓她先回來,戶口等以后想辦法再解決。
其實從黑河走的那一天起,文菊就想過一個問題:這個戶口就是文君蘭的,叔嬸肯定會解決,她實在沒必要擔心。
但是回到文家場的文菊發現自己的本身戶口不在文家場了,是跟著文君蘭下鄉了;而黑河的不屬于她的也拿不回來,所以她就成了黑戶。
成黑戶村里沒有她的地鎮上更不可能找得到工作。
在文家住的那些日子自己盡可能的做一切家務活,為的就是能在叔嬸家里混口飯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