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慶,那是你哪個?”
于國慶在村子里是不被小朋友們看好的,只因為他有一個傻子娘,突然間看他牽著一個漂亮的女人出門,一群小孩子就圍著他們看。
“我姐姐。”于國慶驕傲的說,同時把手伸進了荷包里死死的捏著那幾個糖,硬生生的把:“我姐姐有糖糖”這句話咽了回去。
杜紅英還當他要顯擺一番,卻并沒有,心下很是詫異也覺得這孩子聰明。
看了一眼這一群孩子,大約有七八個的樣子,最大的可能就十歲左右,最小的也就兩三歲。
“小朋友們,過來,姐姐給你們糖糖。”杜紅英掏出了挎包里的糖,幾個孩子一下就圍了過來。
“來,給姐姐說,你們有沒有欺負我家國慶?”杜紅英蹲下身子一只手抱著于國慶一只手拿著糖攤在手掌心:“沒欺負過我家國慶的就來拿糖,一人拿一個。”
幾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沒有一個上前來拿糖。
可見,他們還真的欺負過于國慶!
杜紅英的心都碎了一地。
“姐姐,我平時都不出門,出門就跟著奶奶的。”
這就是說,三姨婆怕他被欺負了,沒敢放單跑過。
“他們也沒打過,就是說我……”
說的話他不愿意聽。
“于國慶,以后我再也不說你了嘛。”
“就是,于國慶,以后我們帶你一起玩兒。”
“于國慶,我帶你一起躲貓貓。”
有糖好說話,大家都在爭先恐后的示好。
“行,我相信你們都是實誠的好孩子,以后都不欺負我家國慶,我來的時候還給你們帶糖。”杜紅英從挎包里又抓了一把出來:“一人兩個糖,記住我的話,下次欺負了我家國慶的,不僅沒糖,我還要還回去,懂不?”
“知道了,姐姐。”
一人兩個糖,好高興。
甚至有人當場就邀請于國慶一起玩兒。
“不,我要陪姐姐。”
尖子山村不大,地也不廣。
都是在房前屋后山溝旁,還有好多地方被樹子遮了陰。
“往年收成如何?”
“都不行,比山下差一半。”
公糧提留卻并不比山下少一兩。
杜天全這個鄉黨委書記兼駐村干部的擔子有多重他心里清楚得很。
鄉干部是五年一選,他解放前跟著趙大爺學了些字,解放后進了掃盲班,又是木匠出門做活的時間多見識廣知道多識字好,所以這么多年寫寫畫畫上難不到他。
但是真要說文化,他連一個高小畢業的文化都沒有。
就自己這點本事想再往上爬是難上加難。
當然,他也很滿足自己的成就了。
畢竟,杜木匠變成了杜書記,誰不說杜家祖墳山埋正了啊。
最后這五年干完也差不多就退休了,最后這五年,永安鄉和尖子山村脫貧致富是他最大的目標。,他一定要站好最后這一班崗。
“紅英,你怎么看?”
杜紅英正和于國慶說著山上會有什么野果子呢,突然間被老爹這么一問愣了一下。
他爹還真是不恥下問啊!
“三表叔,這山是公家的嗎?”
據她了解,這個時候的山有國家的,有集體的。
“因為我們村土地比山下少,所以就劃了山給我們村,一共有三百多畝。”
“這些樹還是挺大的。”
“以前這些樹更大山上還有老虎豹子這些猛獸,有些都人兩三個人合抱,我爹我娘說大煉鋼鐵那幾年大的樹都被砍了,現在看到這些大點的樹都是那時候的小樹,小一點的是后來種上的,再小點的可能就是一些野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