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源相控陣雷達。”
“我們有這方面的技術?”
“有,是前幾年從以色列拿回來的,美國把自已國內的許多制造業主分給了它能控制的國家,以色列就分到了相控陣雷達的研發制造,而我們又從以色列手中拿到了相控陣雷達基礎單元的代工任務,后來我們就掌握了這門技術。”
肖衛國啞然失笑,這個消息要是被美國和以色列知道后,估計他們會哭暈在廁所里,誰能想到因為一個普通的代工合同會讓中國軍工把他們的核心技術摸透呢。
“咱們的雷達外形打算設計成什么樣的?”
看到面前的總工有些欲言又止不知道該不該說的樣子,肖衛國又問道:
“是大圓盤,平衡木,還是大鼻子?”
世界上的主流預警機雷達也只有這三種,而且大鼻子那種丑貨用的很少,所以肖衛國猜測空軍應該會在平衡木和大圓盤之間二選一。
果然,總工這次沒有再猶豫,還是那個原因,他們不可能對合作伙伴隱瞞這種消息,而且運十項目的重要性絲毫不比他們的重要性要低,所以他點頭確認道:
“是平衡木,很形象的形容。”
“項目要求呢?”
“希望能達到500公里的探測半徑,如果我們的技術不夠的話初代也可以是300公里底線,探測數量要能同時達到300個。”
“還有嗎?有沒有電子戰的需求?”
看到工程師搖頭,肖衛國知道可能暫時空軍還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但這個也說不準,可能在研發的途中他們會增加作戰能力的要求也不一定。
“我還聽說過一種合成孔徑雷達。”
“我也聽說美國和蘇聯日本他們都已經發射了自已的合成孔徑雷達,不過那個是衛星雷達,跟咱們的機載雷達完全不是一回事。”
肖衛國點頭,這種應該是軍方關注的東西,在沒有合作研發任務之前他也沒精力搞。
“航哥,最近回家嗎,回去的話一起出來喝酒啊?”
“出來坐坐行,喝酒就算了,前幾天感覺有點超重,我最近在保持身材。”
戰斗機飛行員都對體重有嚴格的限制,所以趙云航的話并不算出格。
與此同時,電視機里突然插播了一條新聞,立陶宛宣布獨立,蘇聯已經批準了它們的申請,蘇聯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一時間在場的中國人若有所思,而蘇聯科學家們此刻心里卻五味雜陳。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