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芯片行業,飛機制造業,這些都是集工業能力之大成的產業,每一個行業都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其對國家經濟和國防安全的作用更是無法替代。
以后的芯片行業自然不必多說,像美國這樣能控制全球網絡芯片和通訊的國家,敵對國家越發達,科技產品用的越多,他們就越容易控制對方。
因為在對方的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之下,只要美國需要,他能在瞬間讓這個敵對國家陷入癱瘓狀態,這也是以我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為什么要盡可能的先把自已隔絕起來另起爐灶建立我們的替代系統的原因。
發達國家如此,落后國家更是如此,如果沒有相近的實力,落后國家在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大國面前真的是一丁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真動起真格的,大國軍隊打落后國家跟打電子游戲沒什么不同,古人口中所說的彈指間灰飛煙滅的話語已經被現代人實現。
現代化軍隊極端依賴科技,我們的造船業和軍工業整體落后,所以我們現在連基本的海防都很難做到。
空軍也是如此,我們的空軍嚴重依賴國外,比如空軍現在裝備的還都是大量的蘇式飛機,而蘇式飛機的真實綜合性能其實遠遜于同時期的歐美飛機。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空軍用的還不是蘇聯最高端的飛機,所以我們的空軍在整體實力方面落后其他國家非常多。
好在我們的導彈還算不錯,用核彈種蘑菇的技術更是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所以明明我們很落后,蘇聯和美國也一直有對我們進行大規模核轟炸的想法,但他們一直以來投鼠忌器這才給了我們喘息的時間。
科技實力是需要時間,精力,金錢,三個方面的大量投入,遠的不說,單說新運十的就成功點燃了空軍方面的極大熱情。
空軍一直以來都想要一款我們自已親自設計制造的飛機,這樣我們的軍隊發展才能不至于受制于人被人卡脖子。
現在空軍方面的飛機要不就是蘇聯飛機,要不就是脫胎于蘇聯飛機的仿制品,來源倒是暫時不用太在意,但飛機的性能卻始終不能讓空軍滿意。
就比如轟炸機方面,空軍現在的主力機型轟六轟炸機的載彈量才十五噸左右,遠遠落后于同時期的西方國家,這次空軍的目標是借助新運十的平臺,研發一款載彈量能達到25噸的全新轟炸機。
運輸機方面也是這樣,主力機型伊爾76雖然還算好用,但空軍也需要更豐富的機型和更多的選擇。
預警機方面更不必說,沒有預警機我們的戰斗機就飛不出太遠,這樣一來不僅作戰距離太近不說,而且沒有預警機的保護和指揮,我方戰斗機還容易受到敵方戰斗機的壓制變成無頭蒼蠅。
空軍方面的來人其實只是相當于建立了基礎的合作框架,具體的合作內容和任務劃分還要進行非常詳細的磋商。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肖衛國他們的任務會非常艱巨,就拿最基礎的飛機的構架方面雖然是兩方合作,但必然是以新運十團隊為主,而空軍方面針對飛機外觀和內部的改造,不亞于讓他們要在新運十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三款全新的飛機出來。
而飛機的操作系統和電傳系統同樣是以甲骨文和運十團隊為主,而空軍帶來的團隊更主要的任務是對作戰單元的整體規劃,就比如轟炸機的投彈倉和預警機的雷達電子作戰系統。
中午在研發中心的食堂請客,肖衛國像個好奇寶寶似的好奇的問空軍來的總工道:
“我們的預警機打算用什么樣的雷達?是相控陣雷達嗎?”
總工看了一下張司令,又想到這種事情本就在他們的合作范圍之內,所以還是老實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