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完茂島君的兄弟后,再殺他不說,還要喝他的水——茂島君覺得,就沒這么欺負人的。
尤其是明知道必死無疑后,他有一萬種理由,來拒絕楊棺棺的要求。
絕望的吼道:“喝你脈痹!”
憤怒的吼道:“想和自己倒!”
悲倉的吼道:“老子我就不!”
弱弱的說——總之,他真有一萬種不同的理由,來拒絕為殺掉他44個兄弟的仇人倒水。
盡管這對他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因為案幾上就擺放著一壺極品龍井。
可他沒拒絕。
楊棺棺的眸光里,仿似有種說不出的魔力,驅使他乖乖拿起茶壺,倒了一杯水,并用雙手捧著,態度很恭敬的遞了過去。
“有勞了。”
楊棺棺沒說謝謝,她覺得這三個字,比這兩個字,更能代表她欣賞的華夏禮節。
而且她在喝水時的動作,更讓茂島君情不自禁想到了唐代仕女。
他家的祖祠內,就懸掛著一副從華夏“收來”的唐代畫卷,還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所畫,據說拿到蘇黎世拍賣會上去,至少能拍出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天價。
在那幅畫里面,就有一個大唐仕女跪坐在案幾前,舉杯品茶。#@$&
那個仕女的品茶動作,就和楊棺棺一模一樣,標準的大唐風。
就是用左手端杯,右手攏在杯前,低眉順眼,心無旁騖的淺嘗。
茂島君看著楊棺棺的眼里,慢慢浮上尊敬的神色。
島國人崇尚中華,主要就是因為在大唐時代,他們派遣了大批遣唐使來華留學。
他們癡迷華夏文化的地步,已經到了想把長安城搬回國內的地步,所以才在本土復制了一座小長安。%&(&
茶道,也是他們傾心學習的一種。
并在華夏幾次歷經毀滅性的戰火后,逐漸以大唐正統自居,并把茶道發揚光大。
所以茂島君在看到楊棺棺,以標準的品茶姿勢喝茶后,千年前那種來到大唐
他這絲尊敬,被剛要放下杯子的楊棺棺捕捉到了,有些驚訝:“你懂茶道?”
“不敢說懂,只是略知皮毛。”
茂島君雙手放在小腹前,低頭,彎腰恭聲回答。
“哦,你們這些人,也就配略懂皮毛了。”
楊棺棺對茂島君居然懂茶道的驚訝,僅僅維系了不到十秒鐘就消失了:“不過看在你蠻民能略懂茶道的份上,我會給你一個機會。”
聽她剛說到“蠻民”這兩個字時,茂島君還是很氣憤的,在心里暗罵:“你才是蠻民,你們全家都是蠻民!如果你不是蠻民,你怎么可能殘殺我那么多的手下?”
但當她說出再給他一個機會時,茂島君的氣憤,卻立即煙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激動。
有些稍胖的臉上,也露出諂媚的笑容。
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
在明知無論怎么努力,最終都只能是個死后,那么他就會變得無所畏懼,甚至反抗了。
這就是所謂的拼死掙扎。
可當他看到能繼續生存下來的希望后,如果還無所畏懼,那么他豈不是沙比一個了?
除非他真是為國家,為民族氣節,而敢于犧牲的英雄,就像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很明顯,茂島君不是文天祥那樣的英雄。
他只是個骨子里陰險狡詐,好勇斗狠,卻又欺軟怕硬的亡命徒罷了。
所以,當楊棺棺給他生的希望后,他立即放棄了無所畏懼,展現出他最最溫柔的一面,來討好這個殺神,再次態度恭敬的滿上一杯水:“您請說,您想讓我做什么,我都會全力以赴的去做。”
楊棺棺卻搖頭:“我不會讓你做什么的。”
茂島君愣了下:“那,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