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老夫人帶著沈家下人往林家趕時,林九宜剛好把燕王徐長庚送走。
想到燕王畫的畫,林九宜一臉的一言難盡。
昨日教的,全白教了。
他根本就沒記住。
這記憶力就跟魚的一樣,眨眼就忘。
紙上印滿指腹印,就是畫……
林九宜頭疼。
他若是天天來找自己,讓自己教他畫畫,吃不消。
不行,下次得轉移他的注意力才行。
一旁的何文君看著燕王蹦蹦跳跳走遠的身影,嘆息:
“若不是宮人的怠慢,燕王殿下也不會因為那場高熱變成這樣。若燕王沒傻,定是個能迷倒各家姑娘的俊公子。
年輕一輩的人中,我就沒見過長得比他俊的。”
林九宜看了她一眼,抿嘴偷樂:
“娘,我爹若是知道你對別的男人評價這么高,那臉怕是會直接垮下來。”
何文君翻了個白眼,“你真是個漏風的小棉襖。”
說完,轉身朝前廳走去。
雖說燕王今日的舉止行為雖有不當,但卻讓她出了一口惡氣!
別說,這會身心舒爽!
“娘,你以前不是一直說我是貼心的小棉襖嗎?現在怎么就漏風了?”林九宜跟上她的步伐,臉上帶著笑意。
但在看到不遠處和芍藥站在一起的青鸞時,她停了下來:
“娘,你先回去,我一會再過去。”
何文君回頭看了她一眼,沒說話直接離開了。
林九宜轉身朝青鸞走去:
“青梧醒了嗎?”
青鸞一臉恭敬,“大姑娘,青梧醒了,他已經沒什么大礙,但要休養一段時間。另外……”
她從懷里掏出了一個小包裹,遞過去的同時壓低聲音說道:
“大姑娘,這是對方送過來的證據,里面有賬本,也有當年河西河壩修建的詳細記錄。另外對方還附送有一張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當年參與修建河西堤壩的官員。”
說到這里,青鸞停頓了一下才繼續:
“大姑娘,我看了名單里的人,這些人在河西堤壩出事之后,均離奇死亡。”
林九宜皺了下眉頭,這種事情她早猜到了,殺人滅口。
先帝在位時花了八年時間,無數的人力財力來修改河西的堤壩,目的就是改善河西一帶年年水患的問題。
這堤壩的修建,可以說是利國利民,功在春秋。
這也是先帝在位時,力推的一件大事。
堤壩修好時,舉國歡騰。
接下來三年,河西一帶的百姓因免受了水患的困擾,安居樂業。
也因為沒了水患,河西一帶的千畝良田得以利用,朝廷也不用再年年救濟河西一帶的百姓。
而且河西也慢慢成了大業的糧袋子,國庫開始有余盈。
所有人都幻想著大業的蒸蒸日上。
可三個月前,一場大雨讓這一切全成了泡沫。
三年的時間,讓河西百姓忘了水患的可怕。
大雨來時,百姓都相信這新修的堤壩,能為他們抵擋得住洪水。
所以明知道河水暴漲,他們都沒有離開家門。
但就一夜,河西一帶堤壩全線崩堤,洪水倒灌。
其所到之處,房屋全毀。
來不及逃跑的百姓,直接被洪水卷入腹中,不知所蹤。
河西一帶成了汪洋大海,百姓所信賴的堤壩決堤了。
河西一夜之間,哀鴻遍野!
消息傳到京城時候,永帝龍顏大怒,下令嚴查!
但欽差到了河西后不到三天,就落了個身死的下場。
不過他臨死前讓心腹送了一封信回京城。
信到了皇帝手中,皇帝大怒。
信中他揭露了河西堤壩的崩堤的原因。
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導致堤壩承受不住洪水的沖擊,最后全線決堤,釀成慘禍。
之后皇帝便派了禁衛軍護送永安侯去徹查此事。
一番查下來,竟發現當年參與建造堤壩的官員全部離奇死亡。
不對,還有一個漏網之魚,那就是她爹林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