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帝悔。
他不該讓燕王跟周北辰去辦案的,這樣一來燕皇叔也就不會出事。
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永帝心頭難受的厲害。
周北辰低著頭,“還請皇上息怒。”
眾人也紛紛開口,請皇上息怒。
永帝沒精力和他們浪費在這些事情上,直接冷著臉讓李公公宣布退朝。
“皇上,臣還有奏!”周北辰保持著作揖的姿勢。
永帝臉色很難看。
他瞪了一眼周北辰,咬牙,“說!”
他倒要看看周北辰想說什么!
就周北辰的聰明勁,他不相信周北辰看不出自己有心在培養燕皇叔。
他既然看得出來,但為什么還任由燕皇叔出事?
若是周北辰有心,皇叔絕對不會出事。
“皇上您之前讓我和燕王查的那些案子,臣和燕王經過再三推敲,發現很多案子都是冤假錯案,其中不少是屈打成招的錯案。”
聽到他說這個,永帝松了一口氣。
周北辰還是忠于皇權的。
起碼他是真的很認真翻查這些案子。
“既然是錯案,那這些案子就交給你處理,朕只要知道結果就行,你不需要跟朕”
“臣遵旨。”周北辰點頭的同時低下了頭:
“皇上,這些案子中其中有一個案子疑點重重……”
而就在此時。
咚咚咚的鼓聲,打斷了周北辰的話。
登聞鼓響了。
這會不但周北辰震驚地看向城門口方向,就連永帝也激動站起來。
居然有人敲響了登聞鼓。
百官這會也開起了小差。
“這是發生了什么大事了嗎?怎么會有人敲響了登聞鼓?”
“我最近都沒聽說發生有什么事—,怎么就有人敲鼓了?”
“敲鼓之前,就要先打三十大板,這打完了還有力氣撐著敲鼓,恐怕是天大的冤案。”
……
永帝臉色很難看,立即讓人去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登聞鼓一旦敲響,上可達天聽,下可傳百姓。
所以他必須過問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必須公正地審理,不然必會被詬病。
這是哪里發生了重大冤情或者災情了嗎?
不然誰有這個勇氣去敲登聞鼓?
永帝沒辦法坐著等,立即讓李公公扶自己到前面去看。
自己就要死了,可不想在死的時候再留下什么罵名。
李公公有些遲疑,但見他眼神堅定,只能上前攙扶他往外走。
皇帝都要去看了,其他大臣自然跟上。
不過看到被人攙扶還走得很慢,而且腳步虛浮無力的永帝,不少人皺起了眉頭。
皇帝身體這是……沒好。
一眾大臣此時心頭都變得沉甸甸的。
坊間傳言,皇帝命不久矣,現在看來是真的。
等到宮門時,外面早已聚集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
登聞鼓,多年沒響過。
如今忽然響起來,自然引發百姓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