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就能只花三分之一的力氣,把邵小兵這個重一百六十多斤的胖子拉起來了。
高棟笑著看著陳法醫,道:“這辦法怎么樣?”
陳法醫連連點頭,瞬時拍個馬屁:“老大,這怎么被你想到的?太厲害了。”
高棟道:“還是受你剛才那句話啟發,關鍵難題不是兇手如何偽造腳印的重量,而是他怎么才能把一百六十多斤的邵小兵拉高二十米。照片里發現了繩索的痕跡,懸崖邊緣處釘著一個鐵鉤,我自然就想到以前中學學過的滑輪裝置。不過都過去二十年了,我差不多早忘了,只能叫來你下面那個書呆子問仔細。”
陳法醫道:“這個辦法確實可行,我從警幾十年,還從未見過這樣設計自殺的情景。”
“咱們再查下照片,如果兇手真是用這招,說不定他安裝滑輪時,把滑輪放地上,或許會留下壓痕。”
很快,兩人仔細找尋照片中的痕跡,在一張懸崖旁的照片里,發現了一小截圓弧形的壓痕。
陳法醫看著照片道:“壓痕很淺,看不出是不是滑輪壓的。”
高棟道:“壓痕的弧度很圓滑,應該不是挪開石頭留下的,而是滑輪。如果真是滑輪留下的壓痕的話,那么這滑輪大概直徑在二十公分左右。山坡高二十多米,他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組合,所用的力是三分之一,需要的繩子長度是三倍,也就是繩子至少有六十多米。”
陳法醫點點頭。
高棟繼續道:“咱們來推算一下兇手的實際體重,兇手站在山坡上拉繩子,需要五十多斤的力。但兇手應該是把繩子貼著鐵鉤拉的,施加的力是斜向下,而不是完全的垂直作用力。也就是說,五十多斤的重量一部分分攤到了水平作用力上,一部分分攤到垂直作用力,形成了腳印的重量。從正常人站在山上拉繩子的角度判斷,五十多斤的力分攤到垂直作用力,大約有二十到三十斤。所以我估計兇手的體重可能在一百三十斤左右。”
陳法醫點點頭,道:“至于其他的腳印,重量與邵小兵的體重符合,是因為兇手上山時,他帶著滑輪和六十多米繩子的重量。”
高棟道:“那你有沒有想過,兇手上山時帶著東西,體重鑒定結果與邵小兵相符,但他不是所有時間內都拿著東西的,為什么所有腳印的體重鑒定結果是一致的呢?”
陳法醫思索下,不解搖搖頭,道:“這是個矛盾點。”
高棟道:“這表明,兇手放下滑輪和繩子后,一定拿起了身旁的石頭,來保證自己所有腳印的體重基本一致。”
陳法醫吃驚地張大嘴:“這……這都能想到嗎?這是什么兇手?”
高棟道:“兇手選擇讓邵小兵自殺的地方,不挑在其他地方,偏偏挑在這里,就是因為這里的腳印能夠得到最好保存,讓我們有足夠證據認定是自殺。他故意把腳印留給我們,自然是考慮到了我們警方會對腳印進行的各項鑒定工作。”
高棟拿起電話,叫來江偉,把分析結果和他溝通一遍后,吩咐他馬上派人去調查邵小兵案發前一段時間內,全縣范圍內哪家店出售了至少六十多米長的繩子,還有最近有沒有人買過滑輪。
高棟知道,寧縣是沿海漁業大縣,這種直徑的繩子和滑輪在漁船上用得很多,這種店也很多,調查需要頗費一些功夫,但現在這是最直接的辦法了。
打發兩人走后,高棟坐在椅子里重整了一番思路。
兇手的身高在171到175之間,真實體重在130斤左右,監控上判斷此人是個中青年,具體年紀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