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太爺爺命厭的事情都看似是“圓滿的解決”,太爺爺信守承諾為陳老師傅披麻戴孝以未亡人的身份主持了葬禮,而張生的母親那邊老太太對太爺爺實在是怨恨至極,太爺爺便買通了那張生的左右親鄰拜托他們對張生的老母親好生看顧,所需的一切費用都可以找郭府去要,為了讓那死后的張生平息怨氣,太爺爺更是帶著三姨太小春棠前往張生的墳地里祭奠一番,燒了一些紙人紙馬之類的陪葬品免得張生在那邊孤苦無依。
用毛師傅的話來說,所謂聽天命盡人事,是非功過過去了便不再提,太爺爺也算是盡其所能的盡了人事。
忙碌完這些事情,便花費了三四日的光景,離劉氏需要在城西義莊里待夠的七天時間還有兩三日,這幾日以來太爺爺終日和毛師傅待在一起,對于加入魯班教的事情太爺爺自然是決口不會再提,但是卻也跟毛師傅詳細探討了一些魯班教的東西,只要太爺爺不提加入魯班教,毛師傅倒也并不吝嗇為他講述一些魯班教的來由典故。
前面已經說過的魯班教尊魯班為祖師爺,入教之人必須鰥寡孤獨殘之中選一個,但是因為入教的人身份不同,比如說陳小蘭為女子,若是選中鰥字便十分不妥,后來把五字簡化為了“貧夭孤”三字,這些東西不去多做累贅注解,除了這些之外,毛師傅對太爺爺說了很多魯班教的發展和秘聞。
魯班教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非巫非道,即巫即道,一開始魯班教只有一本祖師爺的“缺一門”傳世,那時候甚至沒有真正意義魯班教這個名字,法術大多都是師徒之間口耳相傳,并沒有太多的法術和傳承規矩,有些規矩是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因為大家都是木匠,師父徒弟傳法的時候雖然也會考量人品,但是相比于到道教高人的修身養性魯班門的教眾就顯的十分粗鄙,而且最主要的是,木匠都是市井之人沒有太多的講究,這便導致了一個問題,比如說一個某位老爺拖欠某位木匠的工資,這個木匠一氣之下便在老爺家里動了手腳做了厭勝之術,后來果然在厭勝之術的作用下老爺家里倒了大霉。這木匠嘴巴沒個把門兒的,逢人便說你看看,這個老爺得罪了我,我給他下了厭這才讓他有此劫難,他要是好好對我,哪里會有今天
說出來,難免就有炫耀之嫌,便犯了口劫,還有的木匠喝醉了酒,為了炫耀自己的厭勝之術,甚至還會對他人展示。一來二去的,木匠的名聲就臭了,大家都害怕木匠,對木匠敬而遠之,開玩笑,他動不動就給你來個壞你的法子讓你神不知鬼不覺的倒了大霉,誰能不怕
更有甚者,人心隔肚皮,師父傳承的時候哪怕是考量了人品,可是人心隔肚皮誰也不能真的看透,有些木匠學會的厭勝的法子,便拿去尋釁滋事威脅起了主家,說你不給我多加工錢,我便在你家里下咒害你。搞的主家不勝其煩。
祖師爺傳下這個法子,本身是怕徒子徒孫們受人欺負,在真的忍無可忍的時候有最后一絲底氣,因為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木匠們發現了問題不對勁兒,這樣下去木匠的名聲可是真的臭不可聞了,于是那些木匠們便開始聯合,漸漸的便演化出了魯班教,為了規范木匠的行為,魯班教的一些規矩教義便在這個時候慢慢的制定和完善。而古時候交通信息各項都不發達,這個地方的木匠成立一個魯班教,那個地方的又成立了一個魯班門,大家都宣稱自己是魯班門正統傳人,古時候的人好虛名好面子,對正統傳人這四個字十分看重,木匠們便為了這個所謂的“正統”二字干了起來。
都是一幫木匠,肯定不是口誅筆伐,那可是真打。
大佬們一看這樣不是事兒啊,都是出來混口飯吃討個生活的,這樣打來打去何時是個頭木匠雖然有工藝,可是終究是個體力活,打的缺胳膊斷腿了,那豈不是飯碗都要丟了
于是大佬們一合計,大家便都合稱為魯班教,至于說各地不同的“宗門”,則稱之為堂。陳老師傅的魯班教蓮花堂,便是如此,類似于德云社天津分社。而毛師傅所在的堂口,便叫魯班門德信堂,之后逐漸衍變出來了三十七個堂口,群龍不能無首,有規矩便要有執法者,大佬們便找出了祖師爺的嫡系傳人公輸家,祖師爺魯班名為公輸班,只因居住在魯國所以才有魯班之說,公輸家便是祖師爺的嫡系傳人,魯班教推選了公輸家的人為魯班教主,魯班教不缺能工巧匠,當時便集合了三十七個大工匠的手段打造了一把龍頭棍。
這可不是普通的龍頭棍,一個可以手持粗細的千年烏木,上面雕刻出九九八十一條真龍,每一條都栩栩如生,更為讓人驚嘆的是,魯班經的經文,也被雕刻在這龍身之上,粗看是龍的鱗片,細看在能看出那是一個個的密法咒語符咒,那可謂是一個巧奪天工的雕刻手法,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龍頭棍,是魯班教至高無上的信物,代表的是魯班教最高的威嚴,由歷代的教主傳承保存。
隨著龍頭棍的出現,一個三十七堂之外的堂口應運而出,這個堂口極為特殊,超脫于三十七堂之外,卻也游離在三十七堂之中,總之這個堂口不歸三十七之列,魯班門對外還是宣稱三十七堂,這個堂口的名字便是執法堂,為何說它這么特殊,正是因為執法堂有三十七個長老,是從三十七堂之中選拔出來人品法術皆是上等之人,入執法堂,監管天下魯班教眾,代教主巡視天下,凡是違背教義作奸犯科的魯班教眾,執法堂有先斬后奏的權利,哪怕是殺人,也是執行家規,不犯國法。
就這樣,整個魯班教的體系便正式的完成。
說完了魯班教的興起和規矩,后來又說起了魯班教的法術,現如今的魯班教法術,依靠祖師爺的“缺一門”為根基,卻也開枝散葉發展了太多,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本身便是吸收與融合的,魯班教眾融合了一些當地的宗教秘法,自創了很多魯班門的法子,還有便是魯班門人對主家下厭施法,主家害怕被詛咒也會找一些方士能人前來“破法”。
你破我的法,我便用新的法子來對付你。
逐漸的,便有了斗法的風氣,你來一尺,我還一丈。你偷學我一點,我偷學你一點,所以魯班教也會一些玄門的法術,而玄門也學會了很多魯班門的本事,桃木劍,墨斗線被道士們拿去降妖鎮邪,也便是這個時候被偷學過去的。
斗來都去的,厭勝的法子也多了起來,解厭的法子自然也水漲船高的多了。
這些依托于魯班經新創的厭勝法子,一開始大家還會交流分享,后來隨著三十七個堂口的明爭暗斗,大家有了新的法子都不外傳,當做是自己的看家本領,這也導致了每個堂口都有自己的不傳絕技,正如毛師傅和陳老師傅都是魯班教眾,但是因為堂口不同,毛師傅便不知道如何解開那陳生所下的命厭,而陳老師傅便有解厭的法子。不是因為陳老師傅道行高于毛師傅,只不過是堂口之別。
這些事聽的太爺爺十分震驚,他雖然是個木匠,卻從來不知道在這個窮苦的市井行業之中竟然還有如此多的規矩和門道。更不知道魯班教竟然是如此的強大和興盛,談及此處,太爺爺不禁問道“公輸姓雖然在百家姓中,可是這個姓氏極為罕見,咱們這個教主住在哪里哎,若是此生能見一見那傳說中的龍頭棍,也算是了卻一樁心愿。”
毛師傅嘆了口氣道“誰也不知道教主現在住在哪里,龍頭棍更是下落不明。”
“什么”太爺爺驚呼道。
毛師傅道“教主本身是居住在京城之中,兩百多年前,教主連同執法堂的弟子,還有三十七堂的大能巧匠,集齊魯班教眾一百余人進京,然后在一夜之間全部離奇失蹤,連同魯班教的龍頭棍也一起下落不明,此事震驚天下魯班教眾,大家苦苦追查,可是這些人好像憑空消失一般不留一絲的線索。就是因為這件事,魯班教一夜之間由盛轉衰,在這件事之前,別看只是一幫粗鄙的木匠,江湖上的朋友誰敢不給魯班門面子哎,這件事已成魯班教的千古懸案。不知何時才能找到答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