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滿樓問道“您年長于我,稱呼您為毛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毛師傅看了看這散開如同花瓣的長生天棺,眼睛里滿是不舍的神色,他道“你們都還記得嚴三會嗎”
那嚴三會是誰想必大家還有些印象,沒錯,就是那個兩教通融,先是茅山十二大長老的天才長老,后是魯班教核心精銳的霸王符甲創始人,此人在魯班教中可謂是個傳奇人物,在場的人自然都會對這個名字耳熟能詳。
在眾人點頭之后,毛師傅接著說道“嚴三會一生所成并不僅僅有霸王符甲之術,后世點評嚴三會,多用到癡人二字,他的癡在于他對于道的追求,不管是當年在茅山論道,還是后歸于魯班教研究魯班法,他癡于此,才能屢建奇功,在嚴三會出事之前他也感覺到了詛咒的來臨,自知時日無多的嚴三會當時已經開始著書立說,他把自己的畢生所學編纂成冊,取名為機要集,這本機要集若是能傳下來,嚴三會融合了茅山和魯班門的秘術精華必將成為一本傳世經典,可惜嚴三會還未來得及寫完這本機要集便死于亂軍之中。而在這本機要集里,就有嚴三會按照傳說仿造長生天棺的制法,嚴三會在書中記載,他唯獨缺少的,只有昆侖神石。”
“這么說來的話,這個長生天棺,是出自于嚴三會之手”太爺爺道,嚴三會的故事是茅山七子講述給太爺爺聽的,當時聽的時候太爺爺就對此人十分敬佩,現在聽毛師傅親口再說他的強大,更是讓太爺爺心生敬仰。
毛師傅搖了搖頭道“并非如此。”
就在這時候,風滿樓皺眉打斷了毛師傅的話,他上前一步問道“毛兄,癡人嚴三會之事,我拜入師門之后便聽師父談起過,師父每每說起嚴三會,都會嘆息嚴三會沒有著作傳世,隨著霸王符甲之術的失傳,他這個曠世奇才終究是曇花一現,為何您卻知道他有機要集傳世”
毛師傅嘆了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當年嚴三會出事,得到消息的宗門想要暗中施救,嚴三會是北宋營造司司長,北宋京城落座于汴梁,正是現在的開封,而魯班教德信堂堂口便正是在開封,出手救嚴三會的事情,公輸家族無法出手,負責此次行動的便正是德信堂的前輩,前輩們在亂軍之中救下了嚴小蘭。”
說到這里的時候,毛師傅不由的露出了慚愧的神色,不過他還是繼續說道“前輩們在幼年嚴小蘭的身上發現了那本并未完成的機要集,德信堂的時任堂主沒有能抵擋住誘惑,只當嚴小蘭年幼,把機要集據為己有。”
風滿樓看著毛師傅道“那位沒有抵擋住誘惑的德信堂堂主,名叫張留芳,魯班教一直有一個傳聞,嚴三會是遭了自己人陷害至死的,當時便有人懷疑過張留芳,只不過找不到動機,而且嚴三會慘遭毒手的時候,張留芳還舍命相救也算是洗清了自己的嫌疑,現在看來,或許張留芳真的是嚴三會案的幕后黑手,他誣陷殘害嚴三會并非是因為嫉妒心理,而是覬覦嚴三會的機要集,他的舍命營救,一方面是洗清自己的嫌疑,還有一方面是為了趁亂得到嚴三會的遺作。”
毛師傅苦笑道“前人的是非對錯,后世的人如何能說的清楚不管張留芳老前輩是否是嚴三會案的真兇,他留下機要集一事終究是錯的,當時他只當嚴小蘭年少不記事,等到后來嚴小蘭上門逼問機要集下落的時候,張留芳老前輩羞憤自盡而死,也算是償還了虧欠。”
風滿樓冷笑道“真的是羞憤自盡而死而不是被嚴小蘭逼的自殺,以此來保留魯班教德信堂的顏面”
毛師傅一臉尷尬,似乎是不知如何作答,而太爺爺覺得風滿樓這會兒有點咄咄逼人了,嚴三會案過去幾百年了,再有糾結這個有何用他一開始只當風滿樓是書生意氣才如此,不過隨即太爺爺便想明白了風滿樓如此態度的原因,張留芳的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德信堂私藏了機要集這樣的曠世巨著。
魯班教的三十七堂各有秘法,并非是像茅山那樣的宗教一脈相承,這三十七堂口之間有沒有明爭暗斗,仔細品味一下便能想通其中滋味兒。
時至今日,太爺爺終于明白為何毛師傅對霸王符甲一事會那么的敏感,而且一開始就霸王符甲的事情撒謊,說到底,張留芳留下機要集的事情,其中的過程并不光彩。以毛師傅的性格來說,定然是難以啟齒。,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